「歷史不會重演,但會押韻!」 拆解股災發生5大原因, 只有1種人有機會倒賺一筆

2008年金融海嘯在雷曼兄弟銀行倒閉之後,迎來最大的巨浪,恐慌情緒滅頂,人人擔憂被裁員、工作不保。回顧近幾年,我們也看見當股市來到高點、美國矽谷銀行倒閉、貸款高漲等事件,市場就出現擔憂金融風暴重演的聲音。美國著名小說家馬克吐溫說:「歷史不會重演,但會押韻。」從2008年這段驚心動魄的歷史中,可以學到什麼?

熱愛閱讀金融歷史的今周刊顧問張弘昌在《Today來讀冊》Podcast節目中,細數自人類經濟活動以來,發生的各種金融危機,就連被蘋果打中的知名物理學家牛頓,也曾難逃「南海泡沫」而慘賠20,000英鎊,說出流傳千古名言:「我可以預測天體運行,但無法預測人類的瘋狂」,甚至被戲稱是「最遠古的韭菜」。

張弘昌歸納出股災發生五大原因:

一、庫存太高,供過於求

1995年至2001年間,網際網路發展,讓不少人認為新商業模式即將來臨,投資者相繼瘋狂進場投資,但隨後網路泡沫,許多公司相繼倒閉,引發股災。

二、金融體系崩潰

2008年金融海嘯,一個接一個銀行出現危機,當時主管機關疲於奔走挽救,但雷曼兄弟銀行由於呆帳過於龐大,已無力回天導致倒閉,就業市場、經濟發展、股市等一瀉千里。

三、投機過盛

張弘昌舉例1637年荷蘭「鬱金香狂熱」,當時鬱金香球根被瘋狂購買,投機份子紛紛加入搶買,導致價格上揚,但隨後某 日價格突然開始崩跌,市場上找不到買家,出現泡沫化,這是世界上最早因投機過盛導致的經濟泡沫事件。

四、外部因素

三次石油危機,因戰爭、革命、政局動盪等因素,導致石油價格上揚,進而影響全球政治經濟局勢;或是2020年因為突如其來的Covid-19疫情,股市出現史上罕見的四次熔斷。

五、政策失誤

1929年經濟大蕭條,當時聯準會採取貨幣緊縮,導致情況進一步惡化,一路衰退到1933年,是影響範圍最廣、強度最強,同時也是歷史上最長的衰退時間,直到二戰結束後,經濟才慢慢復甦。也因為這場災難,使得2008年發生金融海嘯時,時任聯準會主席班‧柏南克記取教訓,採取量化寬鬆政策,2009年股市旋即進入多頭。

「股災有時候是一種養分,會修正你的一些行為。」張弘昌表示自己過去會使用融資操作股票,但經歷2008年金融風暴後,他發現在股票一片慘賠時,最後能夠翻身的人,就是「以現股買進並長抱的人」,才有機會贏來反彈,因此日後他與身邊不少朋友,紛紛改變買賣股票策略。

此外,他也非常推崇熟讀金融歷史,因為理解股災發生原因,就能知道如何因應,在《救火》這本書中,清楚看見聯準會每一個決策與行動,熟悉他們的運作方式,有助抓到底部、逢低進場。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點選連結收聽>>https://reurl.cc/011XQM

更多詳情歡迎參考《救火》

書


更多今周刊文章
為何很多有錢人都是「邊緣人」?一個「被親友借錢借到破產」真實故事:人脈也要斷捨離
沉睡30年,日股大浪來了!勇冠三軍創33年新高...連日人都不信早賣光股票 老謝:如今賠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