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新新聞.李克強紀實》擔任總理前經濟政績乏善可陳的「團派經濟博士」

為什麼我們要回顧這篇報導

中國國務院前總理李克強,2023年10月26日因突發心臟病逝世,享年68歲。

擁有經濟學博士頭銜的李克強,過去曾是「(共青)團派」出身前任國家主席胡錦濤極力培植的接班人,只是受制於江澤民,最終同意由習近平接班、李克強當總理。但在這個「培育」的過程中,李克強的「經濟學博士」身分不斷被提起強化,恐怕是讓人對他有「對經濟很有一套」印象的一大原因。

不過在李克強上位總理之前的仕途,在經濟上的表現究竟如何?《新新聞》在2012年10月30日、習李體制上路時刊登的這篇文章,對「經濟學博士」李克強的經濟政績有詳細的報導和解析。(新新聞編輯部)

距離中共十八大會議11月8日召開還有兩個多星期,之後第5代領導集體將正式登場。經過激烈的閉門權力鬥爭與派系角力,江澤民、胡錦濤及習近平終於取得「協議」,在11月1日的「七中全會」前,決定政治局常委由9人縮為7人,名單亦塵埃落定,包括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王岐山、李源潮、張高麗、汪洋。

7名常委當中,除習近平及李克強外,其餘五人全是常委「新丁」,年資均較習近平與李克強淺,讓習近平、李克強較容易樹立權威,有利中共的集體領導。

支持《新新聞》

打造獨立自主的優質媒體,需要您做後盾!

點此支持《新新聞》,與我們攜手檢視公共政策、監督政府,守護台灣民主自由進步價值。

比習近平年輕兩歲,共同有「知青」經歷的李克強,鐵定接任溫家寶,成為新的國務院總理。但李克強的政績不佳,黨內曾有爭議,尤其中共元老對李克強的能力有所質疑,近期高層曾醞釀李克強當人大委員長,由王岐山接掌總理一職,更遑論他對台灣方面,完全未有自己的一套理論及經濟政策。

面對黨內爭議、元老質疑,李克強憑什麼將坐上總理寶座呢?

仕途之路,有胡錦濤的影子

57歲的李克強,和胡錦濤一樣,沒有顯赫的「紅色」身世,父親李奉三只是安徽省一名地方官。他在仕途一帆風順、平步青雲,既與個人打拚有關,「貴人」相助亦不可抹殺。北大學生會會長是李克強從政的起步點。1982年北京大學畢業後,他放棄出國留學機會,留在共青團系統工作,長期為胡錦濤直屬下屬,得到胡錦濤的強力支持,被喻為「團派」骨幹。

1993年李克強以38歲之齡,被任命為中共領導人培養搖籃──共青團中央第一書記。胡錦濤42歲時亦曾擔任過此職位。其前任均是中共響噹噹人物,如胡耀邦、任弼時等,可見時為十四大政治局常委的胡錦濤,原意是栽培李克強成為十八大接班人。

<cite>胡錦濤掌權之時,曾以極大力道拉拔背景與自己相似的李克強。(資料照,美聯社)</cite>
胡錦濤掌權之時,曾以極大力道拉拔背景與自己相似的李克強。(資料照,美聯社)

1998年李克強開始下放地方歷練,為未來接班熱身。時年只有43歲的李克強先後掌管中原第一人口、經濟大省河南,及中國傳統工業基地遼寧。胡錦濤當時亦是在主管共青團中央後,調任貴州及西藏磨練,再回北京接班。

2007年,李克強與習近平雙雙直接從中央委員一躍而進入政治局常委,翌年李克強罕有地以政治局常委身分,出任常務副總理。

李克強的仕途充滿胡錦濤的影子,可見中共高層對這位年輕的團派「經濟學博士」有很大的期許,當成「王儲」來培養。但在2007年十七大的派系鬥爭中,胡錦濤受制於江澤民,最終同意由習近平接班,李克強當總理。可是李克強的總理之位,亦非無可爭議與挑戰。

元老挺王岐山,上位差點受阻

去年8月,李克強以副總理身分赴香港,官方新華社報導李克強到港「考察」,表面上,李克強帶給香港大禮,但內裡卻隱藏李克強地位不穩的因素。副總理級中央領導人從未官式訪問過香港,李克強做為第一人赴港,原本中央只準備了數項「禮物」,但胡錦濤為了樹立李克強的威信,將送港「禮物」增加到36項,以此拉抬李克強。

另外,李克強赴港的保安異常嚴密,是歷來領導人到港規格最高的,這當然有香港警察「拍馬屁」因素,同時也是因為中央高層的主意與壓力,以防香港示威、抗議行動有任何閃失,影響李克強上位。但事與願違,李克強「考察」香港雖想顯露他在領導人中,是唯一能說「流利」英語者(相對江澤民而言),但卻搞得滿城風雨,尷尬不已。

<cite>中共高層當年對李克強這位年輕的團派「經濟學博士」有很大的期許,當成「王儲」來培養。(資料照,美聯社)</cite>
中共高層當年對李克強這位年輕的團派「經濟學博士」有很大的期許,當成「王儲」來培養。(資料照,美聯社)

李克強1998年「空降」河南,下放地方磨練,歷任省委副書記、代省長、省長和省委書記。

在河南主政六年期間,政績並不突出,反而爆出多宗災難。2003年,河南發生兩宗嚴重火災 ,共燒死383人,其中洛陽歌舞廳大火燒死309人,是中共1949年建政以來第2大火災。

另外,河南因非法採血而引發的愛滋病蔓延醜聞,亦是在李克強執政期間發生。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披露,李克強試圖掩蓋疫情。

2004年至2007年,李克強調任遼寧省委書記,期間發生蟻力神非法集資案。不過,這位師從中國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與蕭灼基教授的經濟學博士,為外界津津樂道的是維基解密披露,李克強曾對前美國駐華大使雷德(Clark Rendt)說,中國的GDP數據是「人造」的,他更關注用電量、鐵路貨運和銀行這3項指標。

李克強2008年出任副總理,主抓食品安全,但毒食品仍無日無之,地溝油、蘇丹紅等等「遍地開花」,令民眾對中國食品敬而遠之,人人自危。民間順口溜道出民眾對食品安全的無奈:「國人在食品中完成了化學掃盲從:大米裡我們認識了石蠟,從火腿裡我們認識了敵敵畏,從鹹鴨蛋、辣椒醬裡我們認識了蘇丹紅,從火鍋裡我們認識了福爾馬林,從銀耳、蜜棗裡我們認識了硫磺,從木耳中認識了硫酸銅,三鹿又讓同胞知道了三聚氰胺。」

李克強在地方及中央均沒有突出的政績,能力顯然受到黨內、甚至元老的質疑,固然令他失去中共中央總書記大位,甚至連接任總理一職,亦有不同意見。中共元老認為李克強不是經濟方面的專才,能力不及王岐山,近期還一度醞釀李克強當人大委員長,由王岐山接掌總理一職。

「經濟博士」無實戰經驗

王岐山是中國眾所周知的金融專家,1988年開始在金融領域工作,金融機構履歷豐富;1994年主管中國建設銀行行長、黨組書記,期間王推動建行和摩根史坦利合作,成立中國第一家合資投資銀行──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1997年底,王岐山出任廣東省委常委、副省長。當時廣東的銀行在亞洲金融風暴影響下,不良貸款率達50%,王岐山協助省委書記李長春處理廣信、粵海等國企資不抵債事件,能力令外界刮目相看。

李克強1980、90年代先後在北京大學取得法律專業、經濟學碩士、博士。這名「經濟學博士」令外界對中國未來經濟走向有所憧憬,但李克強在經濟領域既沒有實戰經驗,金融經驗遠不及王岐山。

<cite>王岐山(中)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爆發時,協助解決廣東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問題,讓一部分中共大老一度有意以他取代李克強(右),擔任習近平(左)體制的國務院總理一職。(資料照,美聯社)</cite>
王岐山(中)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爆發時,協助解決廣東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問題,讓一部分中共大老一度有意以他取代李克強(右),擔任習近平(左)體制的國務院總理一職。(資料照,美聯社)

未來中國面臨的經濟難題包括經濟放緩(今年第3季度中國GDP同比成長7.4%,是2009年年初以來最低的成長率,也是連續第7個季度漲幅下降),傳統經濟成長模式終結,須全面改革才能激發改革活力、4兆中國式量化寬鬆後遺症、貧富懸殊等。但目前還看不到李克強對當前中國經濟遭遇的問題,有具體的施政理念與措施。例如2009年中國為應對全球金融海嘯,投入4兆人民幣救市,實行中國式量化寬鬆的後遺症,如鋼鐵、水泥產能過剩、地方舉債盲目大搞基建、房市泡沫到現在仍未能擠壓掉等等,李克強不但不想壓抑,反而要加大投資。

唯一可窺看李克強的施政理念,就是加快城鎮化,帶動經濟成長、就業,催谷內需。李克強今年5月出訪歐洲時指出,中國未來將把城市化做為現代化建設的重大戰略。早前他亦表示,城鎮化是中國最大的內需潛力所在;未來二、三十年,每年將有1000多萬人口轉移到城市,從而持續釋放出巨大的內需潛能,是中國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的動力泉源。

加快城鎮化成為施政重點

事實上,由李克強主持制定的《十二五規劃綱要》(第12個5年規劃,2011年至2015年)提出,未來5年城鎮化率要提高4個百分點。加快城鎮化有望成為李克強施政重點,推動中國經濟轉型的關鍵措施。

不過,快速城鎮化將令中國面對諸多難以解決的問題,例如,城鄉二元化,進城的農民沒法取得戶籍、未能享受社會福利,如教育、醫療等,環境破壞等等,這無疑將加深民怨,拉大貧富懸殊,造成社會不和諧。

李克強現主責的保障房建設,是胡錦濤力捧李克強拚政績的部署。保障房亦可能成為未來李克強抑壓房市的重要招數。他日前明確指出,保障房有助抑制房價過快上漲,防止推高城鎮化門檻,及有利於調節收入分配,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李克強被譽為科班出身的經濟學博士,為人處事低調。如果說李在經濟方面的能力不足或許不甚公平,畢竟在當常務副總理時,經濟政策並非由李克強主導,沒有發揮的機會;同時在中共官場,低調、不可鋒芒畢露、功高蓋主,是為官之道。李克強的治國理念與經濟政策,還有待觀察。

*作者曾任香港資深政治記者,熟悉中、日事務,現為政治觀察員

(本文刊登於2012年10月30日出版的1338期《新新聞》)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