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風霜笑對滄桑/辛宇卉

辛宇卉

匆忙的日曆,容不得人們細細地感受,就一頁頁翻到了秋天的最後一個節氣——霜降。一年當中,四分之三的光陰,就這樣被輕輕拋在了身後。

霜降,意味著一年的時光來到了季節的拐點,我們即將真正告別秋季。清晨的陽光,溫潤而清澈,並沒有晚秋的蕭索和清寒。

文人墨客對於時令的變化,總是分外敏感。曹丕在《燕歌行二首》中寫道“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白居易在《歲晚》中寫有“霜降水返壑,風落木歸山。”南宋詩人陸遊在《霜月》中寫有“枯草霜花白,寒窗月新影。”呂本中在《南歌子·旅思》中寫道:“驛內侵斜月,溪橋度晚霜。”

草木落銀,葦葉搖黃,晨風吹寒,秋水生煙。或蒼涼,或肅穆,或清麗,或婉約,這些浸透著悠悠情思的詩詞,穿透漫長的時光,晶瑩了無數人的心靈,也讓我們更深地體悟到霜降這一節氣的內涵。

我更喜歡到大自然中,去觸摸節氣的脈搏,發現時光的秘密。天高雲淡,風清氣朗,空氣中有微微的涼意,走在空曠的田野裏,心兒也隨天上的雲朵自由地飛翔。

霜落地,秋亦殘。眼前,田地裏的秋禾,大都已收穫,高高的玉米稈、高粱稈不見了蹤影,視野開闊了許多,擁擠的大地一下子放鬆了下來。仿佛夏季的熱鬧,被一陣緊似一陣的秋風,吹到了遙遠的地方,吹到了季節之外。

取而代之的,是平展展的麥田,那些剛剛破土不久的小麥苗,挽著秋風的手,在輕輕地跳著舞,搖動了光陰的衣角,舞出清冽冽的活潑。

不由得想起春天來這裏時的情景,那時,從冬眠中醒來的麥子,剛剛開始拔節,那深重的綠意裏湧動著生命的勁道。正當我沉浸在美好的回憶中時,幾片樹葉晃晃悠悠地飄下來,落在我的肩頭,又掉到麥苗們的中間。枯黃的落葉,與稚嫩的小麥苗輕輕相擁,相互問候。我分明從眼前的這一幕,感受到歲月的豐富和無垠。

掠過臉頰的秋風,力道似乎大了些。片片黃葉相互追逐著,在西風中歡快地舞蹈,它們沒有不舍,沒有依戀,有的,只是自在的歡唱,以及完成使命的自豪。就像人生到了怎樣的年齡,就有怎樣的使命;到了什麼階段,就持什麼樣的心境。

季節的更替是多麼奇妙呀,你方唱罷我登場,此消彼長,循環往復。光陰,也就在這樣的輪回中,有了故事,有了味道。

此刻,藍藍的天上,那散漫的浮雲,繾綣成一縷縷清幽的歎息,飛向了未知的遠方。

楊絳先生說:“人生,一歲有一歲的味道,一站有一站的風景,你的年齡應該成為你生命的勳章,而不是你傷感的理由。”

是啊,當一片葉子,在春天努力地生長發芽,夏天蓬勃地播撒綠蔭,等到秋風起,瀟灑地離開樹枝,投入大地的懷抱時,就不會有過多的糾結與眷戀。因為它知道,自己沒有辜負時光的饋贈和打磨。

歷經歲月風霜,更能溫柔地看待平淡與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