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不能解決犯罪,但可以解決罪犯!呂捷4點嗆廢死「視律法為無物」:路人沒權力談原諒

近來「殺警案」在社會上引發高度關注,讓廢死議題再度掀起一波熱烈討論,國人聲浪一面倒向支持死刑,讓殺人者得到應有的懲罰,而補教名師呂捷也認為,在還沒修法之前,司法機關都應依法行政,否則六法全書變成擺設,這才是最糟的法治教育。

呂捷日前在粉專「呂捷歷史-朕即天下!」一篇「慎殺」文引來支持廢死的人留言,批評呂捷胡說八道,挺廢死的網友主張,國家沒有殺人的權力死刑不能解決犯罪這是人治不是法治死刑是不可回復的刑罰

對此,呂捷也逐條回應一一駁斥,首先針對「國家沒有殺人的權力」,呂捷表示,但國家的人已經被他殺了,他不守法,國家依法執行公權力,然後公權力依法執行的時候,「你要國家怠惰、不作為?」讓那個違法的人可以不用被依法處置,然後變成公務機關違法、瀆職。

呂捷批評,「你是在講什麼天方夜譚?不用依法行政,這就是你口口聲聲追求的現代化法治文明?」

第二,「死刑不能解決犯罪」,呂捷指出,但死刑可以解決罪犯,並阻止罪犯不再犯罪。大家都知道沒辦法完全杜絕犯罪,但死刑、關押、罰款等總總裁罰的目的是「遏止犯罪」。就一張小小的罰單,可以讓多少人不敢闖紅燈、不敢超速,「最少我看到紅燈會停下來」。

第三,廢死團體主張「這是人治不是法治」,呂捷卻認為,法官依法三審定讞判處其死刑,這不是法治什麼是法治;「反倒是某些人認為死刑不合時宜,用個人直觀與超乎人性的憐憫百般阻饒,視律法為無物這才是人治。」

第四,「死刑是不可回復的刑罰」,針對這點,呂捷反問,不只是死刑不可回復,被關的時間也不可回復,所以也不要關嗎?呂捷坦言,這些廢死的理由讓他無法接受。國家的律法到底要不要有死刑這種極刑,可以討論。但還沒修法之前,請依法行政。不然六法全書變成擺設,這才是最糟的法治教育。

他指出,在台灣要被求處死刑並三審定讞,是非常非常困難的,所以光法律上的「致死罪」就分成很多類。在民主法治人權的台灣,呂捷相信法官也不願意判死刑,除非「其行為泯滅人性、令人髮指,求其生而不可得,需有永久與社會隔絕之必要」。

呂捷提到,電影《火線救援》裡丹佐華盛頓有一句經典台詞「原諒他們是上帝的事情,而我的任務是送他們去見上帝」。路人沒有權力談原諒,只有上帝和受害人的家屬才有資格談原諒。


更多今周刊文章
殉職警家屬批「欺上瞞下」害2警慘死!明德外役監典獄長遭拔官…蔡清祥:調離現職,靜候調查
「阿嬤冰箱」又爆了?譚敦慈:塞越滿,人越窮!這地方還會長滿菌…怎收納最好?1原則就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