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死癌細胞,不必靠挨餓!腫瘤科醫師教你:癌症治療前、中、後,該怎麼吃?


(圖片提供:商顧出版社)


癌細胞會被餓死嗎?
殺死癌細胞,不必靠挨餓

雖然醫療單位一再說明,但是很多民眾現在還是有「靠斷食來餓死癌細胞」的觀念。署立台中醫院腫瘤內科主治醫師陳駿逸醫師提醒,很多病人會採取斷食療法,以為可以餓死癌細胞,但是恐怕癌細胞沒死,人倒先餓死。

其實患者不需要靠挨餓來餓死癌細胞,因為像子宮頸癌、卵巢癌等婦癌的抗血管新生的標靶治療藥物,本身就會阻斷供應癌細胞的血管,以科學有效的方法來餓死癌細胞,因此患者根本不必這樣斷食。

也有人罹癌後全家堆滿鹼性水,一買好幾十萬元,甚至還有醫師推銷只要使用鹼性水飲水機而不需正規治療的負面新聞。許多業者宣傳酸性體質容易得癌症,還有癌細胞喜歡酸性環境等觀念,然而,事實上任何吃進肚子裡的食物,都會轉變成適合人體的酸鹼度。

此外,癌細胞實際上並非喜歡酸性環境,而是它自己因為生存需要而會「創造酸性環境」。由於癌細胞大量分裂製造會使身體缺氧,在無氧代謝下產生乳酸,讓體內變成酸性。但是,這並沒有辦法單靠喝鹼性水來中和;想要改變癌細胞產生的酸性環境,矯正方法是對症下藥,同時藉由適當運動來改變人體變成有氧的狀態。

不能吃大豆、當歸、山藥?錯!

癌症患者怕復發,常擔心吃什麼食物可能會使癌細胞再長出來,像很多婦癌患者擔心吃大豆,深怕其中所含雌激素會促使癌症復發。陳駿逸醫師說,其實大豆並不會促進雌激素增加,乳癌患者的長期大規模臨床研究觀察也未發現吃大豆會增加復發率,相反的復發率反而比較低。此外,乳癌患者的治療目標多半希望患者能夠強迫處於停經狀態,這更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不過吃大豆卻有助降低乳癌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發生。

也有人擔心山藥和當歸會誘發癌細胞,但這目前僅限於在試管中實驗的癌細胞,於大量使用的情況下才有可能發生。而人體是綜合有機體,目前在人體中並沒有看到會刺激癌症惡化的情形。另外,在中藥裡,山藥主要治療脾胃不佳、體虛的症狀;當歸主要是補血,其實中醫治療用藥時候劑量只需要少量,就有它的療效,山藥與當歸用於治療人體的時候,並不會誘發癌細胞復發,所以如果中醫師因為病情需求開立這些藥材時,癌友們還是可以安心服用。


食用大豆並不會促進雌激素的增加,致使婦癌的復發(圖片提供:商顧出版社)


不同階段的癌友如何調整飲食?
優先補充營養和熱量,才有抗癌本錢

現在市面上有一些標榜癌症治療前使用的營養補充品,癌症治療前、中、後等不同階段,真的需要不同的營養嗎?

治療前備好戰力很重要

多數癌友發現罹癌後,不管是患者本人或是家屬,都會希望趕快治療,卻忘了要補足體力和耐受力。陳駿逸醫師說,癌友治病前的營養之所以很重要,一來是因為癌細胞會在壯大自己的同時釋放出毒素,讓患者體內產生免疫反應,改變患者的新陳代謝機能,進而過度消耗能量和營養素,但卻使病患的肌肉組織耗損,轉成腫瘤細胞所需的營養和熱量,壯大癌細胞,並造成患者體重快速減輕。

根據統計,約有75%的癌症患者在確診罹癌時,已經有營養不良的情況。婦癌中如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等患者,經常是以消化道不適症狀為表現,而手術和化學治療、放射治療的過程中,也會引起食慾不振、消化及吸收力大減,使得體重流失更嚴重;以化學治療來說,研究發現,約有1/3 的病患在進行高劑量化學治療時,會出現吸收障礙。

化療還會引發舌炎、食道炎、胃炎、腸炎,帶來噁心、嘔吐及食慾不振的副作用,甚至發生腹瀉、脫水、電解質不平衡而導致營養不良。若患者同時採取放射治療,雖然婦癌患者的放射治療不像頭頸部腫瘤,放射後會造成口腔潰瘍及腮腺萎縮、唾液分泌減少,引起吞嚥困難等副作用,但仍會大量耗費體能。患者如果沒有在治療前調整營養「備好戰力」,很容易在治療過程中因為各種營養養分不足,能量無法恢復,而被迫中斷治療。

倘若患者恢復差,也可能被降低化療和放療的劑量,將影響痊癒的機會。

2成癌友死於營養不良,而非癌症



治療前趕快補足營養,治療癌症期間的營養也很重要。據統計,有20%的癌友是死於營養不良,而非癌症本身,當病患體重降低5%以上時,不僅化療效果降低,而且相較體重正常者,還可能被迫提早1個月停止化、放療,同時還會產生較強的毒性反應,以致患者不只存活時間較短,因為無力等併發症,也較沒有生活品質。陳駿逸醫師強調,如果患者營養和體重狀況不好,最好及早介入營養治療。

癌症治療可能包括器官切除、化學治療及放射治療,身體組織受損後,必須根據個人狀況攝取各種營養。如果病患可以進食,陳駿逸醫師鼓勵患者要吃高熱量、高蛋白的飲食。

臺灣傳統都說病患開刀要吃鱸魚,這是因為鱸魚含有「精胺酸」,有助傷口癒合、減少感染及幫助組織修復;根據2015 年《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中一項雙盲研究[1]顯示,含精胺酸的營養補充品有助提高頭頸癌患者的治療,推論是精胺酸本身具有調節免疫細胞的作用。

如果病患攝食狀況不佳,則建議可以選擇針對癌症患者設計的特殊營養補充品,食物裡面要含有各種胺基酸、鋅、維他命B群、鈣和維他命K等營養。但是陳駿逸醫師也提醒,有許多營養誤區,包括探病送高蛋白奶,很多患者飯沒吃,就吃這些營養品,雖然患者要多攝取蛋白質,但如Double-Blind Study,指進行實驗時,為避免參與者受人為因素影響試驗結果,讓受試者與施測人員雙方皆不知道受試者屬於實驗組或是對照組(控制組),直到資料蒐集完成後才知道。

如果攝取總熱量不足,高蛋白反而會造成身體能量及肝腎的負擔,使肝腎功能變差。

另外還有雞精、滴雞精,臺灣人都以為雞所有的營養都在這一碗雞湯、雞精中,但其實雞湯或雞精裡面只含「游離胺基酸」。陳駿逸醫師說,以中醫的觀點來看,這些或許有助「補元氣」,但是患者最重要的是要熱量,很多臺灣人都會說開刀的患者飲食有禁忌,像兩隻腳的不能吃、鴨肉不能吃,說這些是「發物」[2] ,腫瘤不能吃發物,會越吃越嚴重。

但這其實是歷史的迷思,明朝戰將徐達生病長腫瘤,皇帝朱元璋賜他鵝肉,結果他吃了鵝肉反而因為背後長瘡更厲害而死了,導致後代相傳兩隻腳的動物是發物,腫瘤病患不能吃。但其實,中醫理論從來沒有說腫瘤病患不能吃發物。

相反的,癌症治療致組織受損時,雞肉等含有組織修復很重要的支鏈胺基酸,對傷口癒合很有幫助。因此陳駿逸醫師建議患者可以多補充雞肉、優格和糙米等食物。而患者治療後口味變化,如果吃不下,喜歡吃辣或是加酒烹煮,只要熱量夠,都不必視為禁忌。

倒是癌症治療結束後,飲食要多注意。癌症治療期間要補充高熱量及高蛋白質,但治療後就要謹慎注意紅肉和高熱量食物的攝取。因為癌細胞喜歡「醣」類,但不是說不能吃米麵等醣類食物,而是要避免精製醣類、不要吃太多甜食,攝取糙米、五穀雜糧等未精製的醣類更健康。

[1] Double-Blind Study,指進行實驗時,為避免參與者受人為因素影響試驗結果,讓受試者與施測人員雙方皆不知道受試者屬於實驗組或是對照組(控制組),直到資料蒐集完成後才知道。

[2] 發物是指特別容易誘發某些疾病或加重舊疾的食物。

本文摘自《那些子宮教我的事:婦癌迷思、臨床診療問題全解析 》商顧

延伸閱讀:每天運動2小時,還是得乳癌...醫師:運動過度,也會傷身!運動養生正確3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