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接送4歲女兒 羅大佑回首40年閃亮

公視旗艦音樂歌唱節目《閃亮的年代》,特邀華語樂壇音樂教父羅大佑合作「音樂特輯」,於明天 (9/18) 週日晚上8點到10點播出。

節目透過演唱及與主持人馬世芳對談,羅大佑用他的歌與歌背後的故事,訴說踏入流行音樂界44多年來,跟著時代變遷與人事時地物變動,一路走來的音樂心情。談起過世的父親,羅大佑充滿感懷;身為人父的他,也分享當爸爸後對自我的期許。

每天接送4歲女兒  羅大佑回首40年閃亮
每天接送4歲女兒 羅大佑回首40年閃亮

今年62歲的羅大佑,1972年、18歲時於「Rockers」樂團擔任鍵盤手,開啟音樂演藝之路;1977年開始寫歌,為電影《閃亮的日子》《情奔》等創作歌曲;1981年,首度擔任唱片製作人,製作張艾嘉專輯《童年》,嶄露頭角;1982年出版首張創作專輯《之乎者也》,在華語流行歌壇投下巨大震撼。

他的作品伴隨著許多四、五、六年級生一路成長,關注青春、成長、愛情、社會、時事、親情、省思、土地等議題,從出道前的第一首〈歌〉唱起,〈戀曲1980〉〈鹿港小鎮〉〈光陰的故事〉,到〈戀曲1990〉時期的台灣改變,人心沸騰,社會全面釋放的頂點。

去了紐約、到了香港,面對世界,視界也大開,接下來〈亞細亞的孤兒〉〈故鄉〉〈愛人同志〉〈皇后大道東〉,是他對民族、對土地、對文化的一種新感情。19次的搬家,更是創作的養分。

每天接送4歲女兒  羅大佑回首40年閃亮
每天接送4歲女兒 羅大佑回首40年閃亮

許久未於電視節目演唱的羅大佑表示,今年承辦文化部「資深音樂人口述歷史影音紀錄」的公視採訪他時,再度提出製作音樂特輯想法,他也覺得在國外多年,應回到故鄉錄製一個完整的節目來交代自己的作品,更忍不住開玩笑說:「再不來做,來不及了。」

於是,他抱持著為自己書寫影像歷史角度,來錄製此特輯。從25首歌經典歌曲中挑出13首歌,其中,更首度以巴莎諾瓦(Bossa Nova)曲風來詮釋〈童年〉,別具滄桑感。

每天接送4歲女兒  羅大佑回首40年閃亮
每天接送4歲女兒 羅大佑回首40年閃亮

在節目中,羅大佑談起父親對他影響很大,在他高二到大五的這段音樂啟蒙階段,陪伴他的,是父親買給他的第一台卡帶錄音機,他感念於心,對父親的情感是無法用言語來表達的。目前女兒4歲,他自許「成為一個很有用的父親」,當一個好的引領者,來開啟她對世界的感受,以及別人對她的感受。

現在,羅大佑樂於每天接送孩子上課,共享天倫之樂。但是,在家工作時,他還要把房門關上,專心創作,他說:「困難,但是必須做。」

角色改變了,音樂是否會跟著改變?羅大佑請大家拭目以待。

每天接送4歲女兒  羅大佑回首40年閃亮
每天接送4歲女兒 羅大佑回首40年閃亮

《閃亮的年代-羅大佑音樂特輯》宣傳短片:
https://www.facebook.com/musicshining/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