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走1萬步 失智機率不降反升?失智症權威揭「大數據證實」防失智祕訣
失智症是無法逆轉的疾病,現今藥物研發仍停在症狀治療階段。有研究統計發現,每天走超過1萬步,患失智症機率不降反升。以下失智症權威、前北榮一般神經內科主任劉秀枝分享預防失智處方,簡單又實用!
寧願罹癌,也不想得阿茲海默症
讀醫學院時,我對細胞的「不正常增生」(即癌症)與「凋亡」(即退化)特別好奇,很想探究這兩種生命極端的奧祕。半世紀後,銀髮族的我,看著癌症的治療突飛猛進,從手術、放射線治療、化療、標靶療法與免疫治療等,不斷推陳出新,讓不少癌症能被治癒或控制。相反地,阿茲海默症的藥物研發雖然蓬勃,常以為會有突破,結果療效卻不如預期,因此目前仍僅止於症狀治療。
曾有位朋友感嘆:「我寧願得癌症,即使不能治癒,但有明確的努力目標,而且親友會因我的奮鬥而鼓勵我。然而,得了阿茲海默症,心智慢慢流失,不知如何圍堵,親友看了既難過又無奈。」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感。
因此,「預防是最好的治療」,對阿茲海默症尤其重要。我們無法改變高齡、基因與家族史等先天的罹病因子,但可以從後天的危險因子著手,也就是要受教育、多動腦、治療三高、常運動、多活動、維繫人際互動與睡眠充足等。
看更多:父親罹患阿茲海默症死了2次!死亡後會在哪裡?他分享讓愛長存的祕訣
「7萬大數據」曝防失智祕訣:每日9800步
「走路」是最溫和、可行的運動,一般建議每天至少要走40分鐘。近年來,手腕計步器流行,可記錄每日累積的步數,簡單實用。
《美國神經醫學期刊》(JAMA Neurology)於2022年9月,刊登一篇來自「英國生物資料庫」的論文:讓7萬8430位40~79歲的無失智症者,連續戴腕計步器7天,在追蹤6.9年後,有866位罹患失智症。
經統計分析,發現每天走9800步者,患失智症的機率減少了51%;但超過1萬步,機率不降反升。而每天走3800步者,失智症也能減少25%。當然,這只是參考值,每個人還需量力而為。每天走3800步並不難,但若能達到9800步,就要讚賞自己了。
看更多:阿茲海默症/4大危險因子致阿茲海默症!研究:「這樣生活」真能延緩大腦退化
遠離空氣汙染,降低失智症發生機率
空氣中的汙染物如細懸浮微粒(PM2.5),被2020年《刺胳針》期刊的「刺胳針報告」,列入失智症的危險因子之一。包括台灣在內的世界各國眾多研究也有同樣的結論。
2022年1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刊登的一篇論文:「美國女性健康促進記憶研究」(WHIMS-ECHO)追蹤2239位74~92歲的社區婦女,平均追蹤6.1年,發現空氣汙染的情況改善後,她們失智症的發生率也跟著降低(PM2.5每減少1.78微克/立方公尺,失智症便減少20%),顯示這兩者可能有因果關係。
郊山森林浴,適合高齡族群
大部分銀髮族的生命力仍很旺盛,距離台灣的平均餘命(男76.63歲,女83.28歲)還有好幾年,因此得好好預防失智症,才能享受健康的老年。銀髮族不若年輕人活蹦亂跳,也不時興上健身房,「走路」是最方便且不花錢的運動。因此,我想到一項適合高齡族群、簡單易行的預防失智處方:「走入山林」。
走入山林,尤其是城巿近郊海拔1000公尺以下的郊山,步道設施和指示牌較為完備,北部如軍艦岩、草嶺古道和陽明山的許多步道等。郊山健行,除了欣賞風景、遠離空汙、走路運動、認識生態,沿途如有人文典故或歷史遺跡,更可動腦。最好有同行夥伴,萬一發生意外有人幫忙,更可增加人際互動,交換心得,或健行後聚餐同樂。回家後,整理相片、做筆記或寫個簡單遊記,以加深記憶,如此把預防失智的元素幾乎都囊括了。
看更多:阿茲海默症/失智症如何治療?哪些藥物可改善記憶力?打牌+曬太陽練腦力
郊山健行的地點何處尋?最好與三五好友,固定每個星期、走不同的景點。社區大學和不少民間團體也有許多走入山林或健走的課程,只要有心,一定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
當然,如果時間與體力不允許,不見得要走郊山,每天在住家附近的公園或綠地走走,也有預防失智的效果。
◎ 本文摘自/《終究一個人,何不先學快樂的獨老》劉秀枝 著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更多健康2.0報導
台鹽2含碘鹽漲價!鹽巴為何加碘?譚敦慈揭含碘鹽用法 吃錯恐釀健康問題
宇多田光早餐吃酪梨+藜麥粥養生!40歲後不復胖祕訣 藜麥粥改這樣吃更有效
調整自律神經的洗澡法!水中加1物加速血液循環 泡澡溫度和時間一次看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