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最後一週易猝死」!醫曝奪命4原因 5類患者要小心

健康中心/陳慈鈴報導

「每年最後一週最易猝死」,太冷引發心肌梗塞也是原因之一。(示意圖/資料照)
「每年最後一週最易猝死」,太冷引發心肌梗塞也是原因之一。(示意圖/資料照)

2023年即進入尾聲,有些人卻在寒冷中,與這個世界告別。對此,微創內視鏡重症醫師黃軒今(25)日指出,根據國外許多研究,最容易發生猝死的一週,就是「最後一週,由聖誕節開始,到跨新的一年」,原因有4種,提醒大家在極寒的一週內,「保暖要做的好,健康才有保障」。

黃軒今日在臉書提到,「每年最後一週:最易發生猝死」。根據美國研究顯示,自聖誕節始一直到跨年,最易發生猝死;早在2004年,美國專家David Phillips就已經發現,心因性的猝死,好發的時段,尤其是「聖誕節」、「聖誕節隔天」以及「新年」這三天,在美國各地,每年發生猝死會增加。

黃軒指出,有5大疾病的人,容易在上述時間發生猝死。大部分是心血管疾病了、其他非心血管疾病(癌症,呼吸疾病、腸胃疾病、新陳代謝疾病),但也會造成猝死,例如冬天容易感冒,導致肺炎,喘不過來,引發心臟負擔,心律不整易發生,導致猝死。

至於為何每年最後一週最容易發生猝死?黃軒說明,原因有4個。首先是「太冷了」,在國外的最後一週剛好是寒流、下雪。在又冷又乾的季節,個人身體沒有保暖,房間沒有持續保暖,冷空氣使身體內血栓形成風險增加,往頭塞住腦血管,就是中風、往心臟塞住,就是心肌梗塞。第二,「冷熱溫差變化,反覆發生」。當溫差愈大,死亡率愈高。而且,黃軒過去至今不斷強調,從「溫差大於5°C 以上開始,愈來愈危險」。

黃軒進一步表示,第三,「容易群聚感染」,由於太冷都不出門!這段時間,大家剛好也從各地回家過年,家人們聚在一起,不會再戴口罩。在不能保持安全距離的前提下,冬季的呼吸道病毒,就透過飛沫傳播。尤其是那些慢性疾病的家人,免疫能力不足的老人,容易因而猝死。第四,「延誤就醫」,據研究發現,太冷出門不方便,有人就硬撐在家中,延誤了疾病治療的黃金時間。待到心跳停止,叫不起床或忽然昏迷在地,才叫救護車,早已延誤就醫的時機了!

「黃軒醫師 Dr. Ooi Hean」臉書全文:https://reurl.cc/YV6Q1D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今晨中南部比北部冷「跌至7.5度」!鄭明典揭1關鍵:晚起就沒感覺了
配果汁吃藥小心副作用!除了葡萄柚、柚子 醫再示警「3種水果」
寒流猝死最年輕僅28歲!醫曝「5類人」最危險:它列全球死亡率第4
一圖懂做「台式鹹粥」!農糧署親授料理3步驟:營養美味又爽口

看更多相關新聞
又溼又冷!冷空氣周四報到「北台灣溫度略降」跨年還有另一波
玉山氣象站出現「冰晶圍籬」!鄭明典曬雪地日出照網讚:真美
戶外保暖你真的做對了嗎? 2大NG動作害你更危險!
天冷也恐引起腹瀉、便秘 醫點做好「這4件事」保護腸胃
冬天手腳冷吱吱?釐清這六大手腳冰冷原因幫助對症下藥

◤冬天保暖好物清單◢
恆溫24小時 超導熱石墨烯冬被推薦
多功能烘被機 防蟎除濕四季皆可用
網友激推除濕機 限時下殺搶購去
電暖器、電熱毯優惠 宅家避寒必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