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確診逾三萬,英國能靠「三大理由」解封?

每天感染個案高達三萬的英國大動作宣布將於19日「解封」,以「與病毒共存」的方式,全面恢復正常生活。在台灣多管齊下拚解封的過程中,英國宣布解封,背後的思惟到底是什麼?

台灣13日開始「微解封」,不過,商店要不要開?餐廳到底可不可以內用?中央地方頻傳不同調,大家都在摸索。

相較之下,疫情仍屬嚴峻的英國卻即將解封。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仍堅持,會如期在7月19日取消武肺相關防疫措施,也就是「解封」,他說,英國將以「與疫苗共存」的方式找回正常生活。

英國是疫苗施打進度前段班:超過87%的成年人至少接種一劑疫苗,66%的成年人接種兩劑疫苗。不過,雖然疫苗施打普遍,受到Delta變種病毒肆虐影響,每日新增確診人數達到冬季以來新高,達到3萬人。

英國政府承認,解封後的住院、重症、死亡病例都會繼續存在,但由於疫苗施打普遍,上述數據都會比推行接種疫苗計畫前還低。

英國與疫苗共存的解封決定,有三大理由支撐。

一、社會面:防疫責任由民眾進一步承擔

所有的公衛專家都同意,封鎖疫情並非政府責任,而在實務上,個人承擔責任,自主管理,重要性決不下於政府作為。

以台灣為例,一如這波感染5月中爆發時的台北街頭,雖然政府尚未宣布「封鎖」,但民眾看到感染個案上升,往往會自行減少不必要移動,台北街頭「淨空」的畫面,說明就算政府不封鎖,民眾看到疫情上升,往往會自發性的「封城」。

比起由政府主導的封鎖,研究發現,面對疫情,各國政府雖然會宣布程度不同的「管制」策略,但大多時候,絕大多數民眾,仍會依據疫情發展,自行判斷。像是「要不要出門?」「哪些地方可以去?」

更何況,即便政府推出政策,仍有許多角落是政府無法管控的,比如室內戴口罩的規定,就幾乎不可能要求所有家庭都遵守,並進行稽查,大規模取締在家戶中戴口罩,更可能激起民怨反彈。

強生說:「我們將改變控制人類行為的基本工具,我們將取消法律限制,並允許人們自行決定,該如何進行病毒管理。」用取消國家禁令的方式,喚起民眾對疫情的自覺,是英國政府解封的決策基礎。

二、科學面:疫苗發揮作用,致死率降低到流感水準

受惠於疫苗施打普及,英國估計,新冠肺炎在當地的致死率已由0.8%降低到0.1%,這個數字已與流感相差不遠。

換個角度來看,高施打率降低了重症比例和致死率,也讓醫療系統不致於負擔太大。因此,就算英國政府承認,解封後,感染個案可能會進一步上升,甚至達到每天十萬人,但只要「重症」和「致死率」獲得控制,醫療系統就能應付。

Flickr by Number 10
Flickr by Number 10

Flickr by Number 10

三、策略面:「佳玲」回不來,現在爆發比冬季好

新冠疫情發展的過程,是公衛領域新的學習經驗,在疫苗無法完全控制疫情蔓延,且部分國家施打率仍無法趕上的同時,變種病毒的傳布,讓疫情控制策略轉向,無論是英國或是新加坡、日本,紛紛轉為「與病毒共存」的防疫策略。

在這個背景下,既然疫情無法畫下終結,趕在冬季來臨前解封,讓感染數在此時上升,避開冬季感染高峰,事實上可能避開了冬季大爆發,造成公衛系統無法負荷。也就是,既然「佳玲(指確診案例+0)已經嫁人」回不來,現在爆發比冬季好。

英國真的可以解封?民意分歧

而一如前面所說,民眾會依據自己對於疫情的判斷,來決定行為,歷經16個月、反反覆覆的封鎖,倫敦街頭人群和車流都回來了,英國民眾知道疫情並未遠離,但由於疫情看不到盡頭,他們必須用各種方式找回正常生活,而政府必須予以回應。

一個明顯的例子是體育賽事,早在解封計畫前,英國就已經先鬆綁體育賽事的防疫:久負盛名的「溫布頓網球賽」,八強賽起兩大球場完全開放,經常座無虛席;同樣剛剛結束的歐洲盃四強賽,溫布利球場也開放6萬球迷入場。

更誇張的是台北時間11日凌晨結束的歐洲杯冠軍賽,地主英格蘭出賽吸引了場內場外爆滿觀眾,在龐大的觀眾聚集下,保持社交距離不但不可能,不少球迷連口罩都沒有,這樣的大規模無距離群聚,讓許多公衛學家看得膽戰心驚。

英國足球賽讓全民陷入瘋狂。取自Ro Ny臉書
英國足球賽讓全民陷入瘋狂。取自Ro Ny臉書

英國足球賽讓全民陷入瘋狂。取自Ro Ny臉書

這也是為什麼,儘管政府信誓旦旦,英國有超過4000名科學家、醫護人員和專家,聯名投書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譴責英國政府的決定,認為此時解封,是「危險且不道德」的決定。

在此同時,民調顯示,相當比例的民眾對解封也有疑慮,在未來解封期間,他們將自發性的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同時遵守入出境相關的旅遊禁令,換句話說,持續以個人行為交換生命安全。

民調還指出,部份人甚至覺得「個人自由」是造成疫情擴散的主因,他們願意「永久性」犧牲部分個人自由,來控制疫情並防止類似新冠再次發生。這些人當中,有四分之一認為夜總會和賭場永遠不應該營業;兩成的人甚而支持持續性宵禁:「每天10點後沒有充足理由不得出門」的規定,當然,相較於瘋狂湧進大型體育賽事的群眾,這些人絕對是「個人自我管理」的支持者。

值得一提的是,在走過疫情一年多後,美歐各國發現,疫情加重了社會不同意見的對峙和分裂,面對解封的意見分裂,或許只是另一個案例。

而一如面對解封可能造成的風險,英國政府似乎也準備好,要面對個人自由和生命保障的拉鋸—畢竟,那都是個人的選擇。

本文轉載自遠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