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小鎮發展獨特照護傳統 精障人士與寄養家庭共同生活

精神障礙患者席薇亞住在比利時北部赫爾的寄養家庭,跟他們一起過著正常人的生活,有時幫忙曬衣服做家事,有時開心唱歌畫畫。

這是赫爾700年來的接待傳統,鎮上還有大約100名精障人士,都住在志願者的寄養家庭。

精障寄養家庭的史特夫表示,「我大約1歲時跟父母搬到這裡,也從這時候開始跟患者一起生活,你慢慢就習慣了,對我而言她們像是姊妹一樣。」

精障患者席薇亞說:「我最喜歡玩摩比人積木,還有洗碗盤,我也喜歡家裡的2隻貓,只要牠們乖乖坐好。」

席薇亞在這個家中還有2名寄養同伴,最早來的瑞尼已經待了快20年,這在赫爾完全不是什麼奇特的案例。

當地人與精神病患共存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4世紀,當時許多患者來到赫爾向精神病的守護神聖迪芙娜祈禱求醫治,當地居民也習慣對他們敞開大門接待。

直到19世紀,接待傳統逐步演變成一種受到官方與醫學認可,成為現代化、系統化的體制。

這裡沒有人會對患者的焦慮、偏執或喃喃自語大驚小怪,有人一住就是幾十年,跟寄養家庭緊密連結,互相陪伴甚至救贖。

患者馬克的寄養家庭指出,「我認為成功的寄養家庭是提供一張溫暖的網,不是療養院、不是巨大的機構,強迫你去待著,成為一個病人,在寄養家庭你就是家的一員。」

患者茱莉安的寄養家庭回應,「我沒辦法獨自生活,茱莉安也不行,每天她工作完回家我都很開心,我們一起吃晚餐,為我的生活加分許多。」

赫爾這套體系有當地精障醫療機構監督,社工人員會定時造訪諮詢、評估患者的情況並且向醫師小組回報。

寄養家庭每收容1名患者則可以收到每月1200歐元的食宿補助費用,但哪些人適合這種體系也會事先評估,像是有妄想症狀、造成安全威脅的就不能進入寄養家庭。這些年來,他們發現許多寄養患者病況變好。

心理學家波賈特認為,「慢慢地,長期接受精神病治療的人在外找到新的、第2個家 ,得到放鬆,我們甚至可以積極地逐步停止某些用藥,這個計畫讓有嚴重精神問題的人在社會上盡可能正常生活。」

赫爾成為對精神障礙患者最友善的地方,社區為基礎的照護體系鼓勵精障弱勢群體參與社會,消除精神疾病的污名,聲名遠播到國外,去年已經列入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雲縣寄養家庭不足 家扶籲踴躍幫忙
寄養家庭供需難平衡 家扶呼籲更多家庭投入
多瑙河最後木船漁夫 傳統絕活面臨失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