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土豆更嚴重!專家點名抖音、手遊廣告:這才是大宗洗腦滲透來源

生活中心/賴俊佑報導

康軒國中教材指「馬鈴薯是土豆」引發爭議。(圖/翻攝畫面)
康軒國中教材指「馬鈴薯是土豆」引發爭議。(圖/翻攝畫面)

康軒國中教材被發現使用中國名詞,指「馬鈴薯是土豆」引發爭議,康軒表示深感抱歉,後續會修訂內容並依行政程序送請審查;對此,毒理專家招名威認為,雖然「土豆誤植」有滲透嫌疑,但手遊廣告、抖音、YT和IG的短「視頻」才是大宗洗腦滲透的來源!

康軒國中生物課本提到「馬鈴薯是土豆」,讓教育部長潘文忠聞訊感到訝異,「這樣的話審查不可能通過,台灣教科書怎麼可能使用中國的用詞!」對此,康軒解釋原教材編寫目的在於提示我們生活中使用的一些不同語詞,講的都是同一事物,但對於教科書用詞引發輿論爭議,仍深感抱歉,這個版本後續會將修訂內容,依教科圖書審定辦法規定的行政程序送請審查。

康軒致歉,表示將重新修正內容、送審。(圖/翻攝畫面)
康軒致歉,表示將重新修正內容、送審。(圖/翻攝畫面)

招名威表示,多教導一些詞彙也不是件壞事,以免學生出社會了還看不懂台灣以外的用詞,被人取笑,「但要確定這些用詞是否屬於必學文詞,再說這不能取代自己本土的用語」。

招名威回憶,在他小時候兩岸開放探親,開始有人寫簡體字,當時很多人擔心正體中文字會被取代,「但過了這麼久,正體沒被取代,我們也看得懂簡體字,反而大家習慣手機打字之後,一堆人都只記得注音輸入了」。

招名威表示,若要說「土豆誤植」這是滲透,是有這麼一點點嫌疑,「但我倒是覺得還好,畢竟我好奇現在還有多少學生會這麼仔細看課本?若真的要滲透,看看那些手遊廣告、抖音、YT和IG的短『視頻』,每天播放對岸用詞,還都是原版對岸口音,或是對岸模仿台灣口音,這才是大宗洗腦滲透的來源!」

招名威認為,抖音、手遊廣告等「短視頻」是比「土豆誤植」更大宗的洗腦滲透來源。(圖/翻攝畫面、招名威 臉書)
招名威認為,抖音、手遊廣告等「短視頻」是比「土豆誤植」更大宗的洗腦滲透來源。(圖/翻攝畫面、招名威 臉書)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女兒穿夜市衣被幼園師嫌窮 母連7天開特斯拉反擊!驚人身價曝
乘客豪送「萬元小費」!親人遺物忘車上 Uber司機開40分鐘趕到桃機
高手在民間/聲援反送中被封殺 翻轉字大師林國慶台灣魂爆發:作對的事
高手在民間/首位漢字翻轉發現者!林國慶「愛字成魔」感謝台灣孕育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