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李光耀還狂?哈薩克「超級總統」執政 28 年凌駕法律,剛退位就成為「首都的名字」

作者:孫超群/歐亞前線

3 月 19 日,哈薩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Nursultan Nazarbayev)在發表電視講話中突然宣布辭職,結束了自 1991 年國家獨立的 28 年管治。總統之位由上議院議長托卡耶夫(Kassym-Jomart Tokayev)擔任,直至明年 4 月選出新總統為止;而納扎爾巴耶夫之長女納扎爾巴耶娃(Dariga Nazarbayeva)則擔任上議院議長,成為名副其實的第二把交椅。

無獨有偶,托卡耶夫甫上任後翌日,在總統就職典禮上,旋即提議把首都阿斯塔納(Astana)改名為努爾蘇丹(Nursultan,前總統之名),為偉大的「超級總統」記下永久榮譽。說時遲,那時快,同日國會上下議院一致表決贊成此修改,通過三讀後將會正式更換首都名稱。發展如此暢順,無不令人感到這是一場深計遠慮的布局。

其實,近年不少消息都指出,納扎爾巴爾夫不會參選 2020 年總統大選,托卡耶夫更在上年的 BBC 訪問中提及過這觀點,現在「一語成讖」。然而,這位「超級總統」退位,並不代表他的時代正式結束,哈薩克政治的權力結構,亦不會有任何改變。

哈薩克「李光耀」:退位後仍掌大權

納扎爾巴耶夫是在中亞五國中最後一個退位的國家首任總統,而且有別於其餘四國的首任總統交接軌跡,他是國家獨立後,首個在任期內自願退位的第一代領袖──烏茲別克和土庫曼的首代領導人卡里莫夫(Islam Karimov)與尼亞佐夫(Saparmurat Niyazov)均在去世後,才把總統之位讓出;吉爾吉斯首任總統阿卡耶夫(Askar Akayev)在 2005 年「鬱金香革命」中被推翻;而塔吉克首位總統馬赫卡莫夫(Qahhor Mahkamov)則受國內反對壓力而下台,十分短命,其後當政近 27 年的拉赫蒙(Emomali Rahmon),其實已是第三任總統。

縱使親自退位,納扎爾巴耶夫的影響力依然龐大:名聲上,他被賦「國民領袖」(Leader of the Nation,或稱 Elbasy)的稱號,身份顯赫;實權上,他依然掌握多個重要職位,例如繼續擔任執政黨「祖國之光」(Нур Отан)黨主席以及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由此可見,他的地位舉足輕重。

這種退出體制後仍然掌握實權的情況,其實不鮮見。近日有論者會將納扎爾巴耶夫和中國鄧小平及新加坡李光耀作比較,3 位人物有不少相異地方,但他們都有一些共通點:他們雖然不在國家體制內的最高位置,卻繼續掌握至高無上的實質政治權力及名聲。筆者並無特別深究中國或新加坡的政治體制,但希望夠在此分析為何納扎爾巴耶夫能夠擔當太上皇的角色。

「超級總統」的誕生:帶領國家由蘇聯走向獨立

上一輩的重量級政治家都擁有一些重要特徵,就是能夠在亂世中帶領國民走向穩步發展。雖然他們大多數是威權領袖,卻得到不少人民信服及擁戴──要達致此效果,除了要擁有吸引群眾的政治魅力,亦要在意識形態及國家實力上,有足夠的基礎支持。納扎爾巴耶夫便是之一。在混亂不安中,他們乘著民族主義的浪潮崛起;在百廢待興下,他引領哈薩克走向繁榮穩定。

關於他在政壇發跡史,值得特別一記是在 1986 年發生的「阿拉木圖事件」。自從蘇聯共產黨總書記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上台,為了整肅貪腐及振興經濟,莫斯科革除了自 1964 年擔任哈薩克第一總書記的庫納耶夫(Dinmukhamed Konayev),空降了俄羅斯裔、沒有在哈薩克管治過的科爾賓(Gennady Kolbin)。此舉引起哈薩克人不滿,終於在首都阿拉木圖爆發民族示威,群眾上街高喊「俄羅斯人滾出去」。

就在此民族主義如火如茶之際,當時身為總理的納扎爾巴耶夫走入示威,勸喻示威者回家,並加入遊行隊伍,使他與群眾拉近距離,這成為了他的政治資本之一。後來,蘇共為了安撫民眾情緒,並無解除納扎爾巴耶夫之職務。等到 1989 年蘇聯出現變天、科爾賓離開哈薩克後,納扎爾巴耶夫變坐上第一書記之位。到 1991 年獨立,他便很順利地高票當選為開國總統。在任內期間,他不斷全方位推動哈薩克民族主義及身份認同,在國民心目中的地位崇高。

納扎爾巴耶夫的支持度之所以長期居高不下,除了政權本身的威權性質,及沒有足夠份量的對手挑戰之外,他在執政 28 年間政績顯著,也是原因之一:

哈薩克在眾多中亞國家中,經濟實力鶴立雞群,2017 年國內生產總值(GDP)是中亞第二帶經濟體烏茲別克的 3 倍,是塔吉克的 20 倍,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更在 2015 年一度超越俄羅斯。根據歐洲復興開發銀行(EBRD)的經濟轉型指標顯示,哈薩克無論在價格自由化、企業私有化、整體基建改革,或是競爭政策上,總分遠遠超過其他中亞國。而且,哈薩克被世界銀行列入中上等國家之一,實力可見一斑。

擁有如此經濟成就,大程度上得益於「資源紅利」之故。哈薩克一直依重原材料及石油經濟,受惠於 2000 年代居高不下的資源價格,國家發展如日中天。雖然在 2014 年國際油價受挫,就算慢慢回升也不及當年,迫使總統推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推動多元化經濟,但整體而言,哈薩克的發展相比同區國家來說,已是不俗。

因此,納扎爾巴耶夫在位逾 30 載,管治基礎穩固,發展成效卓著,這些都是政權認受性的來源,有利延續其威權統治。

首任總統的遊戲規則:此生永難撼動的權力與地位

當然,納札爾巴耶夫除了靠意識形態及政績成為基礎之外,亦要使威權體制變得「合法」。他在位總統這段時間,確立了一些有利管治者的遊戲規則,而這些規則,更只有身為哈薩克第一任總統的他才能夠享有,就算是退位之後,亦能夠繼續擁有至高無上的終生權力。

2000 年 7 月,哈薩克兩院議會通過了《首任總統法》,規定總統納扎爾巴耶夫任期屆滿後將終生享有「國家特權」。在退位後,他仍可就國家內外政策和安全問題發表意見、繼續領導哈薩克人民大會(AKP,由地方代表組成的政治協商機構)、成為憲法委員會及國家安全委員會成員之一。

之後,在 2010 年,兩院議會通過了另一法案,賦予納扎爾巴耶夫「國民領袖」(Elbasy)的稱號,地位終生不變,這在哈薩克憲法的第 91 條中體現出來,明確了「共和國獨立建基於憲法、國家統一與領土完整、政府形式,以及共和國基本原則之上,這一切都由『共和國創立人』、『首任總統』、『國民領袖』來制定,而他的地位不會改變。」

更甚者,他和他的家人均享有終生不被拘捕、盤問、監察等等的權利,而這種不可侵犯的權利更延伸至他個人私有財產上,與此同時又終生得到全方位的物質保障。

最近一次的重大動作,就是在 2017 年通過了一個法案,規定納札爾巴耶夫能夠終生留任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之位。若讀者回想起來,就會發現以上他訂下來的規則,成為了他能夠在退位後繼續把握國家重要職位的憑證,亦被視為哈薩克「超級總統制」的來源。

概括而言,納扎爾巴耶夫在位期間所訂下的規則,不僅確保終生保留權力,更是對他和他的家人來說,是一個安全閥。

78 歲培養接班人,「技術性」交棒給長女

年屆 78 歲的納扎爾巴耶夫,心感快進入耄耋之年,選擇在此時退位的時機最好不過,以便培養新一代的接班人。本身在體制內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托卡耶夫,一直被納扎爾巴耶夫視為心腹。他們倆同為「祖國之光」黨,而且托卡耶夫為納扎爾巴耶夫工作多年,早在獨立不久後,便加入政府內閣,在 1999 年至 2002 年間出任哈薩克第四任總理,後來更在 2007 年及 2013 年兩度成為上議院議長。

雖然托卡耶夫在政府工作多年,但他的外交履歷比內政經驗還要亮眼。蘇聯時期,他在莫斯科唸國際關係,曾被派駐新加坡及中國。哈薩克獨立後,在 1994 年及 2002 年前後擔任了兩次哈薩克外交部長。及後在 2011 年,他被任命為聯合國副秘書長(Under-Secretary-General of the United Nations,在 UN 體系中僅次於常務副秘書長及秘書長),以及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總幹事。

而且,他在學術上也很有成就,曾發表多篇關於國際關係的學術論文,身兼日內瓦外交和國際關係學院名譽院長,及俄羅斯聯邦外交部外交學院名譽教授和博士。這樣身世顯赫的精英,又得到納扎爾巴耶夫得信任,自然順理成章地成為第二代接班人。

不容忽略的是,納扎爾巴耶夫真正想培養的,其實是在體制內身為二號人物的納扎爾巴耶娃,畢竟她是家族成員。然而,她最近幾年才開始擔當公務要職,並沒有管治政府的實際經驗,所以納扎爾巴耶夫很大機會採用托卡耶夫為「過渡管治人物」,等到時機成熟後,再由納扎爾巴耶娃這位二號人物就任總統──這種情況猶如新加坡第二任總理吳作棟,成為李光耀與李顯龍之間的過渡人物。

總括來說,憑著「超級總統」的政治資本及憲法賦予的地位,納扎爾巴耶夫退位後仍然保留重要影響力,政治權力結構並不會因此產生太大的改變,哈薩克依然是納扎爾巴耶夫家族的王國。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比李光耀還狂?哈薩克「超級總統」:執政 28 年凌駕法律,剛退位就成為「首都的名字」──怎麼辦到的?》,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關聯閱讀】
扭轉世界對中亞的「刻板印象」:「貪腐封閉」的烏茲別克,一躍成為「擁有 3200 萬人口的投資處女地」
吉爾吉斯總統精彩的「打貪行動」,會「順便」打擊到「一帶一路」嗎?

作者簡介:

孫超群 現為 The Glocal 研究員。世界很大,卻只對歐亞大陸地緣政治、伊斯蘭與恐怖主義感興趣。評論文章散見於港台多個新聞平台。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