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Rh陰性「熊貓血」更罕見!浙癌症患者擁有「恐龍血」 冰封血液庫存救命

記者陳怡伶/綜合報導

超罕見!大陸浙江近日發現一名「類孟買」血型癌症患者,該血型比「熊貓血(Rh陰性血)」更稀有,也被稱為「恐龍血」。所幸當地血站剛好有一袋冰封血液庫存,讓該患者得以進行手術。

<strong>浙江一名「類孟買」血型癌症患者,比熊貓血(Rh陰性)更罕見。(示意圖/Pixabay)</strong>
浙江一名「類孟買」血型癌症患者,比熊貓血(Rh陰性)更罕見。(示意圖/Pixabay)

陸媒《都市快報》、《溫州商報》等報導,該名患者被檢測為A型類孟買型。溫州市中心血站接獲醫院的詢問是否有血液庫存時,回覆稱,「我們血液庫存中有一袋A型類孟買型冰凍紅細胞,有需要我們可以隨時解凍供應臨床」。

隔日,溫州市中心血站從-65℃以下血液存儲冰箱內找到該袋「恐龍血」,經過一系列解凍、洗滌、去甘油等製備工序,將該袋血液送往臨床,為患者提供手術備血。

據了解,常規的血小板的保存期只有35天,而類孟買型紅細胞可以保存10年。

專家介紹,孟買型最早於1952年在印度孟買發現,1961年發現了和孟買型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的血型,稱為「類孟買型」,因其紅細胞上無或僅有少量 A、B抗原,且紅細胞上H抗原缺失,在常規血型鑑定中極易誤判為O型血,對臨床輸血帶來安全隱患。

由於類孟買血型的人難以在隨機人群中找到相合的血液進行輸注。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最佳解方是使用同型H抗原缺乏的血液或進行自體輸血。

文獻指出,在孟買,孟買型的出現頻率約為萬分之一;在歐洲人種出現的頻率為100萬分之一;東亞人種出現孟買型的頻率極少。類孟買型在日本發現頻率約為30萬分之一,比「熊貓血」(即RhD陰性血,人群比例約3‰)更為稀有,故稱之為「恐龍血型」。

大陸國內的孟買型和類孟買型僅近百例,類孟買型在大陸人群的比例約為十幾萬分之一,極為罕見。其中,目前在溫州市中心血站登記的類孟買血型僅有4人。

延伸閱讀
影/「法外之地」家族火拼?美3警察上門調查遭槍擊送醫 嫌犯亦受傷
緬移工在泰國就醫遭「開槍爆頭」 兇手竟是警察…自首曝殺機:他太吵了
槓政府!首爾大學醫院擬6/17起無限期「集體停診」 盼撤回住院醫師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