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孩提前衰老,你知道原因嗎?
作者:陳蓁(NCPHD社團法人中華寵愛健康發展促進會創辦人暨理事長)
家中的毛孩明明還年輕,但已經有眼疾、慢性病、失智等問題,其實可能都跟餵食有關?
2012年加拿大安大略麥克馬斯特大學(McMaster University)研究,透過結合「環境豐富化」和加強抗氧化的飲食法,老狗有可能撥回大腦的生理時鐘,讓老狗的BDNF(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大幅增加到與年輕狗狗相似的水平。
然而,飼主經常餵食的寵物乾糧,因為屬於精緻高碳水化合物加工食品,長期餵食容易引起身體發炎,降低與腦健康有關的重要基因BDNF的活動。根據國際食品資訊理事會(NOVE),一般寵物乾糧的原料平均經過四次的分餾、精煉和加熱,成為「超超加工食品」。這也解釋了為何乾糧的熱量會比鮮食和濕食高出4倍,而乾糧的含水量僅有10%,遠不及鮮食和濕食的70%以上,導致現代犬貓肥胖率自2007年以來增長了20%。
乾糧中的梅納反應產物(MRP)對寵物健康有長期不良影響,丙烯醯胺和多環胺類這兩種MRP是強大的神經毒素和致癌物。2003年,加州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分析了市售寵物食品中的多環胺類含量,發現只有一種沒有測出陽性。2018年荷蘭的一項研究顯示,狗在日常飲食中攝取到的AGE(糖化終產物)高達人類的122倍。
超加工食品製程的反覆加熱,一方面消滅了預防疾病及退化的營養素和生物活性化合物,另一方面又創造了使細胞老化和死亡的生物毒素。這些毒素會在終端產品中產生AGE,迅速使寵物老化並引發各種慢性疾病。再加上乾糧中過多的澱粉導致血糖濃度居高不下,刺激體內製造AGE,引起持續且加劇的全身性發炎。
食物是動物生存之本,既能滋養身心健康治未病,還能帶來豐富的生活感受,其意義並不僅局限於滿足生理需求。
台灣在111年4月19日立院三讀通過「食農教育法」,雖比日本晚了16年,但對於健康飲食教育的推動,絕對是良好的進步與開始。隨著台灣犬貓的數量,已超越15歲以下孩童呈現黃金交叉,也代表我們對於毛孩的家庭地位和期待,勢必有所提升。
當越來越多飼主把寵物作家人看待,無論是在吃穿用度還是醫療生活上,都願意給予親人般的投入與照顧,這和歐美十大寵物友善國家,在立法上明定寵物不再只是人的附屬品,有其社會意義與價值,應該平等尊重對待的態度漸趨一致。
因此愛護毛孩應該從觀念知識開始強化,包括:
選擇含有更多水分和自然營養素的膳食,未經多次加工的食物,才能保持食物的更多的原始營養,減少AGE的攝入,有效減少寵物的肥胖和相關疾病。
學習完整的膳食照顧知識,了解不同毛孩體質需求對食物及反應在健康上的影響,掌握個別化的餵食調養方法,及正確的消費選擇和判斷。
養育前充分理解品種犬貓,可能易伴隨疾病症狀的好發,做好預先的各種照顧準備,提供對症適合的飲食。
養成良好的共同生活習慣,例如刷牙、充足的睡眠及活動、定期檢查等,才能有效預防衰老與疾病,享受健康快樂的家庭生活。
※資料來源:
《全球寵物食品市場2023-2030》、《The Forever Dog》、《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更多文章請看中華寵愛健康發展促進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