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團反對設國會特偵組 籲「聽證制」應強制出席

司法正義行動聯盟27日召開記者會,呼籲新國會應優先建立聽證制度,不宜設置有違憲爭議的特偵組。(黃世麒攝)
司法正義行動聯盟27日召開記者會,呼籲新國會應優先建立聽證制度,不宜設置有違憲爭議的特偵組。(黃世麒攝)

國會聽證調查權近日掀起討論,藍白都想推動。司法正義行動聯盟今舉行記者會,反對設立具偵查權的特偵組,呼籲國會應在既有公聽制度,參考行政程序法,仿效美國國會的聽證制度,詳細規定聽證進行程序,此外拒絕傳喚者可考慮申請法院強制傳喚,同時加上誠實陳述義務的處罰機制。

司法正義行動聯盟檢視立法院第10屆進行的7個會期司法人權法案評鑑,發現有三大問題,第一、修法或立法草案未通盤檢討,成為協助行政機關補漏洞的工具;第二、立委提案有跟風、抄襲現象;第三、民粹式、個案式立法問題嚴重,未廣泛聽取各方意見。

有關國會聽證權,各民團也提出看法。台灣陪審團協會理事長鄭文龍說,以往國會公聽遭詬病的問題,包含說謊沒責任、欠缺專家詢問及官員誠實說明義務等規範,現在新國會是三黨不過半,建立聽證制度更為重要。

鄭文龍指出,建議參考美國制度,第一是建立聽證制度、第二是應有制度的配套(包括則應搭配官員的配合及誠實義務,若有不實並應有處罰規定),最國會不宜設立特偵組,以避免成為政治鬥爭工具。

監所關注小組理事長陳惠敏說,立法院雖長期有公聽會的立法,但難真切看到立法的精神,立委各自爭取想要的主張,未細想整體法案的破洞,導致法案破碎,每遇重大案件就想以重刑化解決,而監所仍有5萬多的收容人無法投票,違反基本參政權,盼國會能更重視監所人權。

台灣教師聯盟副理事長潘威佑認為,政府應從高中法治教育面向思考,可提高學生司法法治的思考,透過教學課程建立學生的法律倫理及法治基礎,建立成熟的聽證制度,是學生法治教育很重要的一環。

民眾黨立委吳春城說,目前國會就像被拔掉牙齒的老虎,行政部門有權無責、立法權很難約束行政權,國會常淪為作秀的舞台,目前開議不到1個月,看不到執政改革的決心,但未來新政治局面,國會改革勢在必行,尤以聽證調查權為最重要目標,同時支持行政部門不可虛偽陳述、拒絕到場或提供資料等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