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團提乳癌早期治療瓶頸 籲放寬藥物適用條件

(中央社記者林敬殷台北28日電)乳癌已成為女性死因第2位,早期治療的5年存活率可達9成,沉重的醫療費用負擔,讓癌友無法獲得有效且即時治療。民進黨立委劉建國與多個民間團體今天共同呼籲政府,修改治療指引及早期治療療效佳藥物擴大適用對象。

民進黨立委劉建國今天在立法院舉行「降低乳癌死亡率,早期治療要加強」記者會。

民進黨立委劉建國表示,依據衛福部資料顯示,乳癌每年死亡人數連年攀升,近10年來,平均每年上升4.9%,乳癌是女性死因第2名。但目前很多乳癌治療方式及藥品都尚未納入健保給付範圍,或條件嚴苛,導致病患使用非常有限,呼籲衛福部參照WHO及其他乳癌治療表現優異的國家所使用的方式,讓台灣能接軌國際。

乳癌病友協會理事長黃淑芳表示,乳癌可以透過早期發現得到早期治療,5年存活率可達9成,甚至能完全治癒。不過,早期發現的治療,使用標靶藥物全部都要自費,一個療程動輒新台幣幾十萬,甚至100萬元,對癌友是沉重負擔,呼籲政府在早期乳癌治療可以投入更多資源,修改治療指引及早期治療療效佳藥物擴大適用對象。

癌症希望基金會副執行長嚴必文指出,限制療程及限制使用對象是目前乳癌治療的瓶頸。以賀爾蒙陽性病友為例,現在健保治療要淋巴有轉移才可以享有健保的標靶藥,若未轉移,標靶藥費用都有近百萬元,讓不少癌友認為,乾脆讓淋巴轉移,這樣就不需自費,希望政府正視,讓癌友能獲得即時適切的照顧。

年輕病友協會理事長潘怡伶提到,以她自己為例,得到乳癌時,淋巴尚未轉移花了超過100萬元治療,但很多癌友卻要在把錢留給家庭,還是用在治療的兩端徘徊。

衛福部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專門委員許明慈說明,過去用藥給付規定有基於財源支應的考量,不過,去年起健保署推動癌症治療品質改善計畫,今年3月公布的早期乳癌用藥,跟過去相比,相信民間團體有看到健保署的誠意,會朝向早期治療優先給付方向努力,但這需要更多元的基金來幫忙,對於民間團體的建議,也會來檢討改進。(編輯:張若瑤)113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