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報農民曆-冬至1】冬至不只吃湯圓 中醫師建議這樣吃溫補脾腎 保暖又助眠

宜:充足睡眠忌:燥熱補品冬至,又稱冬節、亞歲、賀冬、冬至節,是24節氣之一,也是8大天象類節氣之一。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除了會在這天祭祀祖先之外,傳統習俗也會在這天吃一些湯圓,「冬至圓仔呷落加一歲」,在冬至吃了湯圓就代表長大了一歲。「冬至」陽光直射南回歸線,是北半球黑夜最長,白晝最短的一天,中醫的說法從這天起陽氣開始回升,是補陽氣的好時機,不過也由於陰盡陽生,這時進補不能再用燥熱的補法。另外中醫師也建議天氣寒冷的天氣,睡眠一定要充足,早睡晚起,才能儲備好能量。古時候在冬至這天還會有吃水餃、餛飩、豬腳麵線的習俗,這是因為水餃的形狀長得和元寶相似,象徵著招財進寶;吃餛飩的寓意則是破陰釋陽,代表在陰陽交替的混沌狀態中,壞運氣都能順利換運,也有能夠增長智慧的意思;而冬至吃豬腳麵線不僅能去除晦氣轉運,還能延壽以及除太歲。

今(2023)年的「冬至」是12月22日,每年在冬至這天陽光直射南回歸線,是北半球黑夜最長、白晝最短的一天,不少人會在這天吃湯圓,也有不少人選擇在這天吃補調養身體,想要藉由冬至進補,獲得來年春天旺盛的體力精力。

「冬至一陽生」,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林源泉指出,冬至這天起陰盡陽生,陰氣盛極而衰、人體內的陽氣開始回升,因此在這個時候依天人合一的觀念來說,是最適合補陽氣的時候,而陽氣在人體的腎陽中,腎陽若足,全身氣血循環及體力都會維持在最好的狀況;腎陽不足則四肢冰冷、疲勞,慢性病、內分泌功能不足等症狀都容易在此時產生。因此這時進補能達到更健康、更能禦寒的角度。

但林源泉強調,在談食物的進補前必須先談作息上的養生,「先養候補」很重要,先讓身體儲備能量不過度消耗,再來談進補。而冬天主收藏,整個冬天都適合多補充睡眠,「早睡晚起才符合這階段身體的調適。」林源泉說,冬天首重睡眠,千萬不能熬夜,人雖然不像動物需要冬眠,但也可藉由「假性冬眠期」,儲備好身體所需的能量,身體賀爾蒙穩定後,冬天就不容易感冒,最好可在晚上11點以前就寢,早上甚至可睡到7、8點再起床,需要至少8、9小時的睡眠。

而在食補上,事實上整個冬季的進補大同小異,不管在立冬或冬至時進補,都可統稱為「冬令進補」。林源泉強調,關於冬令進補的禁忌,其實沒有禁忌的食物,而有禁忌的「體質」,包括:有咳嗽感冒的人、身體有慢性發炎的人、有高血壓高血糖的人、皮膚病、慢性鼻子過敏、女性生理期時等等,都不適宜吃補。

另外,也由於此時是「陰盡陽生」的時候,因此不能使用像麻油雞、薑母鴨等太過燥熱的補品,而是要採取「溫補」。林源泉表示,若此時補得太過燥熱,會產生「陽亢」,出現嘴破、口乾、火氣大、血壓血糖偏高;以及「氣鬱」,導致呼吸不順、造成呼吸道毛病、容易咳嗽、心肺功能受損的情形。

「吃補有學問。」林源泉說,以台灣現在的氣候來說,大部分時候都不適宜吃太過燥熱的補品,不過倒也不是全部的人都不適合,有些婦女在生產完氣血大虧,其實正是適合燥熱補品。正確來說,吃補得看氣候和體質,採用的方式和藥材都不同。

而冬至除了一般民眾最常吃的湯圓之外,該怎麼進補?林源泉特地提供了民眾一道飲品和一道藥膳雞湯,讓大家可以健康且溫暖地度過寒冷的冬至。

安神益元茶

材料:桂枝2錢、龍眼肉(桂圓)3兩、紅棗10顆、枸杞5錢、老薑母3兩(切碎或搗末)、桂花1錢(或桂花醬1到2匙)

作法:將所有材料加水3000cc,以小火慢熬,將3000cc熬到2000cc。

功效:可保暖驅寒、安神、助眠、溫補脾腎、疏肝解鬱,老人家在睡前1小時喝一杯,可助眠妨夜尿。

安神益元茶的中藥材。圖/陳賜哿攝
安神益元茶的中藥材。圖/陳賜哿攝

黃精雞湯

材料:黃精5錢、肉蓯蓉3錢、枸杞3錢、熟地3錢、黃耆3錢、當歸1錢

作法:將藥材熬煮成湯底,再加上雞肉一起熬煮,適合全家大小一起吃,若身體虛弱需吃補益的民眾,可將中藥材劑量加重熬煮。

功效:滋陰補腎、增強免疫。黃精和何首烏的功效不相上下,建議使用烏骨雞熬煮雞湯,因為不僅滋陰補血、養顏美容、還有益元氣、增強免疫的功能,是最適合女性,不熱不燥最溫和最好的補品。

黃精雞湯使用中藥材。圖/陳賜哿攝
黃精雞湯使用中藥材。圖/陳賜哿攝

看完冬至還想看更多?節氣養生撇步&美食料理秘訣:節氣餐桌 
立冬養生食補這樣吃 白蘿蔔燉肉 化痰瘀助消化解脹氣
小雪養生食補這樣吃 雪菜鱸魚 止咳化痰健脾補氣
大雪養生食補這樣吃 香辣肉末 對抗病毒發炎提升免疫力
冬至養生食補這樣吃 香蒜海鮮義大利麵 活絡血瘀幫助氣血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