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報農民曆-春分3】春分雨神再不同行 全台水情緊張

春分,是春天的第4個節氣,時間剛好是春季的中間。俗諺說,「春分有雨是豐年」的諺語表示春分如果有下雨,當年將是豐收的一年,春雨對於台灣中部以北來說尤其重要,約佔全年降雨的10-25%。氣象局說,長期觀測台灣春雨有逐年下降的趨勢,乾季正在變長;而從近期預報來看,春分當日鋒面不明顯,降雨機率仍然不高,不過25-27日可能有一波降雨,影響範圍主要是在台灣中部以北地區,南部有下雨機會,但雨勢可能不大,這也將是今年以來第一波較明顯的春雨。

春雨下不來 中部以北水情也拉警報

來到24節氣中的春分,此時陽光直射赤道,晝夜的大致等長,有「日瞑對分」的說法,過了春分之後,白天會比夜晚長,日出與日落的方向越來越偏北,太陽在正午時的仰角也會越來越高,白天漸長、夜晚漸短,直到夏至為止。

有句俗諺說道「春分落雨落到清明」,意思是春分期間多會是下雨天,甚至還會一直下到清明節,另外還有「春分陰雨天,春季雨不歇」,意指春分節氣前後下雨的話,整個春季降雨會比較頻繁、降雨量大,相反的是春分不下雨,很可能會乾旱,而「春分有雨是豐年」則是表示春分如果有下雨,當年將是豐收的一年。

為什麼春分有這麼多與下雨有關的諺語?因為春季是種植的季節,雨水自然是關鍵,只是從去年底開始雨量不豐,今年南部也已在為乾旱做應變準備,春雨再不來,北部水情也要拉警報。

中央氣象局長期預報課課長羅資婷指出,有沒有下春雨,對於中部以北的氣候非常重要。羅資婷指出,從近30年全台11個雨量觀測站的資料,可看出每年2至4月的降雨主要影響中部以北,降雨量都超過全年降雨的10%,基隆、台北春季降雨佔2成左右,新竹地區春季雨量則是將近全年降雨的2成5。

羅資婷解釋,南部春雨雨量本來就比較少,所以春雨雨量多寡對於中部以北區域影響較大。不過從今年初以來,雲系一直不穩定,春分當日下雨的機會不大,後續則有待再觀察。

1991-2020年2-4 月雨量佔年雨量百分比,可看出春雨對於中部以北氣候影響較大。圖/佳​​佳設計、資料/中央氣象局提供
1991-2020年2-4 月雨量佔年雨量百分比,可看出春雨對於中部以北氣候影響較大。圖/佳​​佳設計、資料/中央氣象局提供

長期觀察雨日、雨量微幅下降 台灣乾季變長了

此外,觀察近70年來(1951-2022)台灣地區雨量、雨日都有微幅下降的趨勢。羅資婷說,長期可看出時間帶來的變化,雨量、下雨天數持續下降並非偶發事件,且中部以北春雨開始的時間近年來有晚到的趨勢,這表示台灣的乾季變長了。

羅資婷指出,每年12月至隔年1月是一年中全臺雨量最少的月份,2-4月是北部的春雨季,但如果春雨不來報到,乾季延伸到春天,就必須等梅雨季節降雨,若是梅雨遲到、颱風又不來,就像111年颱風沒有經過台灣,秋冬雨量少,春雨從2月開始就不明顯,從去年就可以想像今年可能會乾旱。

長期觀察全台春雨雨量呈現微幅下降趨勢。圖/中央氣象局提供
長期觀察全台春雨雨量呈現微幅下降趨勢。圖/中央氣象局提供
長期觀察全台春雨雨日呈現微幅下降趨勢。圖/中央氣象局提供
長期觀察全台春雨雨日呈現微幅下降趨勢。圖/中央氣象局提供

萬物欣欣向榮 種植季節到了

春分「元鳥至」,元鳥指燕子,是春分來,秋分去的侯鳥,燕子於春分時飛到住家的屋簷下築巢,也有吉祥的意思。

在種植的季節,許多諺語都跟農家有關,例如「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種麥子後插秧」、「春分有雨病人稀,五榖稻作處處宜」等都是形容這個時節適合五榖耕作,描述萬物欣欣向榮的景象,而「春分前好蒔田,清明後好種豆」,是台灣北部地區的農業現象,南部則比較早。

每年到3月春分時節,文旦盛開清香淡雅的白色花朵,台南麻豆四處飄散柚花清香。農委會網站中也提到適合春分種植的農作物,北部有苦瓜、肉豆、田薯、薤菜、蓮藕、水芋、山藥;中部有甘藷、田薯、薑、杏菜、水芋、蔥、胡瓜、蓮藕、落花生、肉豆;南部則有豆薯、莧菜、落花生、莿瓜、肉豆等。

晝夜等長之日 其他國家怎麼慶祝春分

世界各地文明在春分這一天亦有不同的傳統習俗。

在日本,春分是國定假日,除了「歌頌自然,憐愛眾生萬物」,也是祭祀的日子,天皇會在宮中舉行祭祀儀式,民眾會去掃墓,還有吃牡丹餅的傳統習俗。

在中國,春分會立雞蛋,認為地球的重力及磁力分佈最均勻。

伊朗曆中春分是新年的開始,稱為諾魯茲節(Nowruz),波斯語的原意是「新的一天」或「新的光明」,慶祝方式跟農曆春節很像,家人一起吃飯、穿新衣、拜訪親友、交換禮物或發禮金給小孩。諾魯茲節已有3000年歷史,在巴爾幹、黑海、高加索、中亞及中東地區都非常重視這個節日。

在墨西哥,春分時民眾會聚集到太陽金字塔前舉行慶典,是為了洗去寒冬的氣息,並迎接春天的太陽能量。

據稱在義大利西西里島會在春分種萵苣、扁豆、茴香的種子,發芽後還要綁上紅絲帶,用來象徵生命戰勝死亡。

春分限定天象觀測黃道光 後續氣候可待觀察

春分前後一、兩週是觀賞黃道光的好時機。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表示,黃道光是太陽系內塵埃粒子散射陽光所形成的微弱亮光,亮度比銀河還低,只有在陽光直射赤道時容易被看到,在無光害的環境下,日落後2到3小時期間朝向西方天空看,有機會欣賞到呈現三角形、淡黃色至白色的黃道光。

長輩們常說「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後有好天」,意思是春分下雨,清明時節就好天氣;「春分前冷,春分後暖;春分前暖,春分後冷」,意思是春分前冷,春分後,會開始熱;春分前熱,春分後會春暖乍寒,另外還有「春分不暖,秋分不涼」、「春分不冷清明冷」的說法,大家可以觀察春分前後的天氣,之後再做個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