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報農民曆-端午節2】水仙尊王五大天王組合 端午佳節賜福

民俗學者謝宗榮表示,水仙尊王,是中國官船的守護神、王爺千歲信仰之一,以貿易商人、船員、漁夫最為信奉。早年民眾所稱的水仙王是海神媽祖的五名從神,為馮璿兄弟三人及蔡某、丁仲修等五人。但是時至今日,各地供奉的水仙尊王各有不同,通常以善於治水的夏禹為主,再加上其他英雄才子、忠臣烈士如伍子胥、屈原等人合併供奉,稱為「諸水仙王」。水仙尊王幾乎都是五水仙為「一帝二王二大夫」,為禹帝、奡王(寒澆)、楚王(項羽)、伍大夫(伍子胥)、三閭大夫(屈原)。諸水仙王的統一壽誕是農曆10月10日,是船員、水手祭拜水仙王,祈求避免船難的日子。

據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記載,舊時有一種「划水仙」儀式,郁永河《採硫日記》中曾描述其景:「划水仙者,眾口齊作鉦鼓聲,人各挾一匕箸,虛作棹船勢,如午日競渡狀。凡洋中危急,不得近岸則為之。」划水仙是早期船員一種向水仙王祈禱的方式,船在遇到大風大浪,困於水中時,船員們要眾口一起喊叫模仿鑼鼓聲,每人手拿羹匙和筷子死命地划,假裝划龍舟般,就可以得到水仙王的救助,順利靠岸。

在台北供奉水仙尊王的廟宇有艋舺龍山寺、松山慈祐宮及洲美屈原宮。

艋舺龍山寺

艋舺龍山寺後殿祀奉原水仙宮水仙尊王。圖/本報資料照片
艋舺龍山寺後殿祀奉原水仙宮水仙尊王。圖/本報資料照片

各地供奉的水仙尊王各有不同,艋舺龍山寺以善於治水的「大禹」為祭祀主神,並於左右配祀兩位侍從。

現在的西昌街與桂林路口立有一塊艋舺水仙宮舊址碑。艋舺過去倚靠水運成長為商業繁榮的聚落,為保佑航海、水運的平安,台灣漁民、經商者常奉媽祖、水仙尊王、海龍王為守護神。清乾隆年間,艋舺郊商籌建艋舺水仙宮,主祀大禹(禹帝)。

接近西昌街觀光夜市入口處的艋舺水仙宮舊址碑。圖/本報資料照片
接近西昌街觀光夜市入口處的艋舺水仙宮舊址碑。圖/本報資料照片
艋舺水仙宮因廟舊毀損走入歷史,原祀奉的水仙尊王則搬至龍山寺後殿繼續接受信眾香火供養。圖/本報資料照片
艋舺水仙宮因廟舊毀損走入歷史,原祀奉的水仙尊王則搬至龍山寺後殿繼續接受信眾香火供養。圖/本報資料照片

清道光20年(1840年)間,艋舺水仙宮因廟舊毀損,地方人士倡議重建,不料,廟未修繕完成,即因日本政府實施都市計畫,面臨拆廟搬家的處境。就這樣,艋舺水仙宮正式走入歷史,原祀奉的水仙尊王則搬至龍山寺後殿繼續接受信眾香火供養。

艋舺龍山寺的水仙尊王以大禹為主神,並於左右配祀兩位侍從。圖/本報資料照片
艋舺龍山寺的水仙尊王以大禹為主神,並於左右配祀兩位侍從。圖/本報資料照片

龍山寺的水仙尊王以大禹為主神,且神像前還有一寫著「水仙尊王神位」的神牌,據說是因為打火英雄消防隊常跟龍山寺商借水仙尊王,期許能「以水克火」,借助神力幫忙控制火災事故,庇佑境內。但神像進進出出總是不方便,因此廟方特別再刻製一塊攜帶方便的神牌,供大家借用。

龍山寺水仙尊王神龕上的「泛舟利濟」匾額,是清同治丙寅年(西元1866年),由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福建巡撫提督軍務兼理糧餉徐宗幹所立。圖/本報資料照片
龍山寺水仙尊王神龕上的「泛舟利濟」匾額,是清同治丙寅年(西元1866年),由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福建巡撫提督軍務兼理糧餉徐宗幹所立。圖/本報資料照片

松山慈祐宮

松山慈祐宮原名錫口媽祖宮(松山原名錫口),又稱松山媽祖廟,由湄州奉請媽祖分靈金身到錫口,慈祐宮後端為基隆河,原是座南向北、背山面水,廟前寬廣的廟埕是往來船舶停靠的碼頭,由於水運便利,工商繁榮,又因船隻都經此河通抵淡水港,加上潮水的關係,使錫口人文薈萃,因地方繁榮暨風水輿地的傳說,改為現今坐南朝北、面山背水的廟貌。

松山慈祐宮原名錫口媽祖宮,後端為基隆河,原本是座南向北、背山面水,廟前寬廣的廟埕是往來船舶停靠的碼頭。圖/本報資料照片
松山慈祐宮原名錫口媽祖宮,後端為基隆河,原本是座南向北、背山面水,廟前寬廣的廟埕是往來船舶停靠的碼頭。圖/本報資料照片

松山慈祐宮興建於乾隆18年(西元1753年),於乾隆22年(西元1757年)完工。後來因都市發展,鐵路和車輛交通取代了船舶運輸,錫口漸漸沒落。但慈祐宮歷經整修、屹立不搖,至今仍是松山區居民的信仰中心,也是北台灣重要的媽祖信仰中心之一。

松山慈祐宮是北台灣重要的媽祖信仰中心之一。圖/本報資料照片
松山慈祐宮是北台灣重要的媽祖信仰中心之一。圖/本報資料照片

因為慈祐宮曾為船舶停靠碼頭,為祈求海上航行平安,供俸水僊尊王於後殿四樓為諸聖帝君殿,主奉協天大帝、孚佑帝君、九天司命真君,左右同祀文昌梓潼帝君、清水祖師、文魁夫子、保儀大夫、廣澤尊王等。

松山慈祐宮於後殿四樓供俸水僊尊王。圖/本報資料照片
松山慈祐宮於後殿四樓供俸水僊尊王。圖/本報資料照片

洲美屈原宮

洲美屈原宮是台灣地區大小數萬座寺廟中,唯二的一座以奉祀春秋戰國時代的三閭大夫屈原神像為主神的寺廟。

洲美屈原宮是台灣少數以奉祀春秋戰國時代的三閭大夫屈原神像為主神的寺廟。圖/本報資料照片
洲美屈原宮是台灣少數以奉祀春秋戰國時代的三閭大夫屈原神像為主神的寺廟。圖/本報資料照片

洲美里屈原宮創建於民國69年,根據《屈原宮》廟誌記載,主神水仙尊王屈原神像是清康熙60年(西元1721年),明末遺臣朱一貴為反清復明,於是在福建召募許多熟諳水性的鄉親前來台灣時,其中一名郭姓先民自福建漳州府龍溪縣家鄉帶來隨身奉祀的保護神,後來因朱一貴起義失敗,便繼續留在洲美地區由先民們供奉參拜,初期時由村民擲筊,每年一次(農曆10月10日大拜拜時)輪流恭迎回家奉祀,信徒則前往燒香膜拜,漸漸的便成為早期先民集會結社的一種歡聚敘舊方式。

屈原神尊初期時由村民擲筊,每年一次(農曆10月10日大拜拜時)輪流恭迎回家奉祀。圖/本報資料照片
屈原神尊初期時由村民擲筊,每年一次(農曆10月10日大拜拜時)輪流恭迎回家奉祀。圖/本報資料照片

每逢端午節,洲美鄉親更是全體動員,參加鄭重莊嚴的祭典儀式、獻江、謝江及扒龍船競渡,每年的端午節及農曆10月10日大拜拜,可說是當地的全民運動,從未間斷,至今已經有兩百多年的歷史。

屈原宮年度盛事「龍舟競渡」活動停辦3年後,今(112年)年6月22日(農曆5月5日)端午節隆重恢復舉辦!圖/台北市政府提供。
屈原宮年度盛事「龍舟競渡」活動停辦3年後,今(112年)年6月22日(農曆5月5日)端午節隆重恢復舉辦!圖/台北市政府提供。

近年因為新冠疫情險峻,屈原宮年度盛事「龍舟競渡」活動停辦3年後,今(112年)年6月22日(農曆5月5日)端午節隆重恢復舉辦!「2023年屈原宮龍舟競渡活動」以「仲夏臺北,同舟一心」作為賽事主題,共有國內外210支隊伍,約5100名等國內外好手參加,賽事精彩可期,台北市長蔣萬安日前也依循古禮、出席主持屈原宮龍舟點睛祭江大典。

台北市長蔣萬安日前也依循古禮、出席主持屈原宮龍舟點睛祭江大典。圖/台北市政府提供。
台北市長蔣萬安日前也依循古禮、出席主持屈原宮龍舟點睛祭江大典。圖/台北市政府提供。

值得一提的是,為響應北市淨零轉型政策,屈原宮管理委員會與民間廠商合作,於屈原宮設置厚度僅0.3公分可撓式太陽能板,結合儲能設施及節能措施,達到用電自發、降低對市電的依賴,不僅減碳,也節省電費支出,成為北市首座創能儲能示範宮廟。

洲美屈原宮為台北市首座創能儲能是範宮廟。圖/台北市政府提供。
洲美屈原宮為台北市首座創能儲能是範宮廟。圖/台北市政府提供。

中、南部奉祀水仙尊王之廟宇,有嘉義縣新港水仙宮,奉祀大禹及上述之伍員、屈原、魯班、項羽,並以后羿、寒澆為侍神。台南大天后宮、台南水仙宮(正式名稱臺郡三郊水仙宮),都是歷史悠久、香火鼎盛、祭拜水仙尊王的名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