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報農民曆-處暑3】8/23處暑熱力未減 史上最熱7月?台灣未破紀錄。

8月23日是節氣「處暑」。氣溫會開始慢慢下降,雨量逐漸減少,早晚溫涼,但在台灣地處於副熱帶氣候區,氣溫仍然很高。雖然名義上秋天已經來臨,但暑氣仍未完全消退,從立秋之後的連續高溫,被稱為「秋老虎」。

大家多感受到今(2023)年的夏季非常炎熱,是否將迎接超「秋」的「秋老虎」呢?中央氣象局8月1日至17日氣象觀測資料顯示,今(2023)年氣溫確實較長期氣候值資料略高,但若是提及較為極端的「秋老虎」,則是在2017年9月19日至28日,台北站連續10天都測到35度以上高溫。

由於今年夏季氣候炎熱,被稱為全球「有紀錄以來最熱7月」,台灣則因7月下旬颱風來襲而未破紀錄。

最秋秋老虎 台北站連十天35 度以上高溫

俗諺說道,「處暑,會曝死老鼠」,就是指這時節天氣仍非常炎熱,沒有秋天的涼意,酷熱的天氣甚至會把老鼠曬死,而「秋老虎,毒過虎」,也是形容進入秋天以後的炎熱天氣。

中央氣象局長期預報課課長羅資婷表示,氣象局沒有對於「秋老虎」下定義,但是這種天氣型態反應的是:明明夏天已經過了,但居然跟夏天差不多熱的感覺,因此,在進入秋天以後氣溫仍偏高,就可稱之為「秋老虎」的天氣。而這種高溫形成的原因,經常是因為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仍然很強、或是因為颱風外圍環流過山沈降效應所致。

今年自夏季以來,你是否也感覺炎熱?這種熱將延續到什麼時候?羅資婷指出,從8月1日至17日全台11處測站氣溫資料顯示,確實屬於偏熱的天氣,但沒有極端炎熱的趨勢;羅資婷說,由於目前紀錄的8月氣溫資料尚不完整,僅能參考現況,數值較不具代表性。

藍色線條取1991-2020年氣候平均值,橙色線條則紀錄2023/8/1-17資料,可發現2023年8月1-17日氣溫較氣候平均值略高,但因資料未足整個月份,較不具代表性。資料/中央氣象局提供、圖/陸子初
藍色線條取1991-2020年氣候平均值,橙色線條則紀錄2023/8/1-17資料,可發現2023年8月1-17日氣溫較氣候平均值略高,但因資料未足整個月份,較不具代表性。資料/中央氣象局提供、圖/陸子初

羅資婷指出,九月份因為季節轉換為秋季,典型的氣候是會吹起東北風,有時鋒面南下就會比較涼爽;若天氣沒有受到東北季風影響,氣溫就會比較高。8、9月處暑時節正當颱風頻繁季節,颱風常帶來豪雨,雖然會使得氣溫稍降,但也需注意豪雨成災。

回顧氣象局自2001年以來、近22年資料,是以在2017年9月19至28日最為極端,受到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影響,台北站觀測到連續10天超過35度以上的高溫紀錄;其次為2014年9月15至20日的連續6天高溫、2020年9月15至19日及2006年9月1至5日的連續5天高溫,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秋老虎」天氣。

羅資婷說明,到9月還出現高溫,大多是因為太平洋副高壓變強、或是因為颱風外圍環流過山沈降效應所致,2017年連續10天的高溫就是因為當時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很強;但是太平洋副熱帶高壓7至8月較強,到9月還那麼高比較不常見,尤其連續10天的高溫,更是屬於比較極端的情形。

全球最熱七月 台灣受到颱風影響沒有破紀錄

2023年全球都面臨一個嚴峻的夏季,包括夏季各地熱浪、夏威夷野火、中國大陸暴雨、亞洲及非洲洪水等各式災害不斷發生。科學家在7月底時證實,2023年7月即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月份,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也提出警告,這項高溫紀錄意謂地球進入「全球沸騰的時代」,他並指出,「氣候變遷就在眼前,很可怕,而這才剛剛開始。」

而在台灣的氣溫紀錄又是如何?羅資婷指出,根據台灣平地測站觀測情形,今年7月平均溫度雖然比長期氣候平均值略高,但並不顯著、也未破紀錄。以基隆為例,今年7月平均溫度為30.2度,雖較氣候平均值29.5度略高,但僅是紀錄中的排名第4,而指標站台北也僅在紀錄中排名第8。

羅資婷說明,台灣7月份氣溫未破紀錄,是因為7月24 日至28日杜蘇芮颱風影響台灣,並帶來豐沛雨量,使得氣溫沒有預期得高;不過氣象局也觀察到,若僅觀察7月1日至15日的氣溫,確實可發現7月上半個月的氣溫偏高,同樣以基隆為例,可發現基隆平均溫度為30.55度,高於氣侯平均值29.42度,今年7月上半月平均溫度排名也躍升為紀錄以來的第1名;而指標站台北同期平均溫度為31.09度也較氣候平均值29.72度高,為紀錄以來第4高溫。

羅資婷進一步指出,以台北站過去7月份的紀錄來看,最熱的一年是在1988年7月平均溫度31度,其次為2020年7月30.9度,2022年30.8度排名第三。資料顯示,2020年7月雖然是台北站第2熱的7月,但是當年7月17日至20日連續4天都測到38度以上高溫,7月24日更測到39.7度,這也是目前台北站測到的最高溫紀錄。

今年雖然大家預期7月會很炎熱,但僅在紀錄中排名第8,而且最高溫為7月8日37.9度,並未破紀錄。不過,監測資料是取用全台11平地測站紀錄,不排除其他地區可能有測到較高溫度。

儘管氣溫並未破紀錄,羅資婷認為,今年是因爲颱風才沒有破紀錄,但夏季氣溫動輒36、37度也是很熱,尤其台北站在7月4日至11日連續8天氣溫達到35度以上,對民眾來說仍是嚴峻的考驗。

羅資婷提醒,根據過去歷史統計資料,聖嬰發展年成熟後的隔年天氣會較暖,也有較高機會破紀錄,目前海溫上升對於台灣的影響還沒有很顯著,儘管天氣偏暖,但沒有很極端,與氣象局的預期差不多。

藍色線條取1991-2020年氣候平均值,橙色線條則紀錄2023年7月氣溫平較值,可發現2023年7月氣溫較氣候平均值略高,但並不顯著,並未出現極端高溫。資料/中央氣象局提供、圖/陸子初
藍色線條取1991-2020年氣候平均值,橙色線條則紀錄2023年7月氣溫平較值,可發現2023年7月氣溫較氣候平均值略高,但並不顯著,並未出現極端高溫。資料/中央氣象局提供、圖/陸子初

看完處暑還想看更多?節氣養生撇步&美食料理秘訣:節氣餐桌 
小暑養生食補這樣吃 鱔魚意麵 補益氣血利濕止癢
大暑養生食補這樣吃 薑汁蘿蔔燒肉蓋飯 消水腫健脾胃
立秋養生食補這樣吃 茯神海鮮豆漿鍋 養心安神舒緩焦慮緊繃
處暑養生食補這樣吃 蛋白花椰菜 改善便秘清爽舒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