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報醫筆記】全民防災動起來~「家庭防災計畫」簡介

【案例】

現實生活中,災害是無法預測且可能隨時發生的,規模從較輕的停水、停電,到更嚴重的風災、水災、地震、北市更有大直民宅一樓變地下室!甚至包含是戰時遭受攻擊,這些災害都可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巨大的破壞和威脅。面對這樣的環境,為了保護我們所珍愛的家人和財產,一份全面且周詳的家庭防災計畫是不可或缺。且這個計畫必需要與家人共同制定和定期演練,每個人都能清楚計畫內容,熟練自己的任務,才能在災害發生時做出正確的決定。因此,請與我們一起制定,一個可靠的家庭防災計畫。.

【關鍵問題】

家庭防災計畫內容應包含甚麼呢?

【關鍵處置+問題解析】

以下是應包含在家庭防災計畫中的內容:

一、制定逃生路線,指定集合地點

1、家中逃生路線圖:

  • 確認家中每個房間的主要出口和緊急逃生通道。劃設標示逃生路線圖,並將其放在易於看見的地方。與家庭成員一起進行逃生演練,讓每個人熟悉逃生路線和避難途徑。

  • 確認家中「防災避難包」(如圖1、表1)和重要物資擺放位置,並簡單標記在逃生路線圖上。

2、其他逃生避難動線:

  • 確定一個容易辨識且遠離危險區域的集合地點。所有家庭成員應該知道在災害發生時前往集合地點等待其他人。

  • 另外,可參考內政部消防署官方網站各直轄市、縣(市)村里簡易疏散避難地圖,並熟悉前往路徑,以便在災害發生時迅速前往避難。

二、建立緊急聯絡方式

1、建立一份家庭成員的緊急聯絡資訊清單,包括姓名、電話號碼和地址。將該清單放在易於取得的地方,如家庭公告板或儲存空間中。同時,確保家庭成員知道如何撥打求救電話以及家人緊急電話號碼,尤其是長者、看護或是家中幼兒,確保他們能夠掌握這些重要資訊。

2、災害發生後,網路、電信之通訊可能會中斷,也可能線路壅塞而無法聯絡家人,因此事先約定數種不同的聯繫方式非常重要,或使用內政部消防署「1991報平安留言平臺」語音留言、網路留言服務來確保家人的安危(可參考以下影片)。

三、建立一份「緊急食物飲水儲備確認表」

確保有足夠的食物和飲用水供應至少三天或更長時間準備易備食品、罐頭食品、乾糧和緊急飲用水,並儲存於乾淨衛生,易取得之位置,且定期更替以避免食物過期。

四、建立一份「醫療和藥物需求確認表」

定期檢查和更新家中必須之常備藥物,包括慢性病用藥和急救用品的儲備。備份醫療記錄和處方籤,例如家庭成員的重要病史、過敏史、用藥史(處方藥物)等資訊,以便在需要時能夠提供給醫療人員。另外也可考慮將貼身衛生用品納入(如衛生棉、尿布等)

五、建立一份「緊急工具和裝備確認表」

列出家中所需的緊急工具和裝備,如照明設備、通訊設備、收音機、滅火器、打火機、瑞士刀、工具箱、蓄電裝置、哨子、紙(濕)巾、紙筆等。定期檢查這些工具和裝備的狀態和操作性,確保它們都能正常運作。

六、建立一份「重要證件、文件、緊急避難金的確認表」

準備家庭成員的證件、重要文件的副本,如身份證、保險等,以及緊急避難金。將這些重要文件儲存在安全處,並確保所有家庭成員知道其位置。

七、應對不同災害的應急方案

不同災害應有不同的因應方法,所以計畫的制定須了解所在地區常見或可能發生的災害,根據不同類型的災害(如地震、風災、水災、土石流、停電等),制定相應的應變措施,同時家庭成員也可以共同學習不同災害的對應知識及技能,例如:地震應變方式,火災避難逃生方法、急救措施等(相關知識可參考「臺北防災 立即go」防災手冊),並定期排定演練或複習。

【總結】

儘管希望永遠不需要使用這些計畫,但是事實上災害往往是無法預期的。透過做好準備,我們可以在面對災害時更能沉著應對。請記住,家庭防災計畫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需要定期檢查和更新,以確保其有效性。更重要的是,與家人一起參與計畫的制定。也許我們可以讓計畫的制定的過程這成為一個有趣的活動。備妥一些小零食,準備一些有趣的遊戲,讓我們的家庭防災計畫成為一個凝聚家庭力的機會和關愛家人的方式,也讓我們一起為家庭的安全而努力。

圖1、緊急避難包。 圖片來源:內政部消防署
圖1、緊急避難包。 圖片來源:內政部消防署

【TEMTA救護一點通】

表1、緊急避難包(依消防署建議6大必備項目)
表1、緊急避難包(依消防署建議6大必備項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