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報醫筆記】讀懂自己的腎臟青紅燈

台灣洗腎率及末期腎臟病的盛行率皆全球之冠,包括老年人、三高等慢性病患者都屬於高危險族群。其中由於人口老化以及糖尿病病人存活率增加,造成全球洗腎人口逐年增加,早期腎臟病變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很容易被患者忽略,錯失治療的黃金期,許多患者都直到腎功能損傷嚴重出現明顯症狀就診時,才發現已是中晚期腎病變,懊悔未能及早開始照護腎臟。因此及早監測腎臟功能,定期篩檢成關鍵,除了注意腎絲球過濾率(eGFR)數值,也就是腎功能關鍵指標外,還需要監控那些相關檢驗數值,如何及早開始保養腎臟,才能幫助高風險族群遠離腎臟惡化風險?

三高與慢性腎臟病的關係

「三高」一直是慢性腎臟病的高風險因子。所謂三高指的是高血糖、高血壓和高血脂,皆會增加腎臟疾病的風險,而其中高血糖更是慢性腎臟病進入透析的重中之重:

若糖尿病患者長期處於高血糖狀態,腎臟需長期過濾高血糖濃度的血液,會先造成腎絲球過濾速率增加,導致腎絲球肥大及增生,讓腎絲球處於高壓狀態,增加個別腎元的負擔,容易讓腎臟細胞出現結構性的變化(腎絲球增大等),之後腎元受損凋零進而加速腎功能衰退。此外胰島素分泌不足導致荷爾蒙不平衡,及糖尿病患者長期高血糖恐引發大小血管病變,也影響腎臟功能。

高血壓會使腎臟的血管結構發生硬化,也會加速腎臟的腎絲球硬化,進而造成腎功能惡化;另一方面,腎臟能分泌激素調控血壓,一旦患者的腎臟衰竭,體內水分滯留,血壓也會愈來愈難控制,高血壓和尿毒症相互影響甚至形成惡化循環。

高血脂會促進血中微發炎,影響到腎絲球的過濾功能,同時過多的血脂會促進腎絲球膈細胞增生,同時讓巨噬細胞聚集,造成腎絲球的纖維化,這也是腎絲球腎炎的前兆;一旦腎絲球發炎,就會出現蛋白尿的症狀,也就形成不可逆的腎臟損害。

因此糖尿病患建議每年做腎功能檢查,有高血壓、高血脂或有家族腎臟病史者也應至少每三年檢查一次腎功能。

腎功能檢查

腎功能檢查主要從三大面向評估,包括尿液、血液及超音波影像檢查。

一、尿液檢查:尿液常規檢查包含目測檢查、試紙生化試驗及尿沉渣鏡檢。

.目測檢查:肉眼觀察尿液顏色及濁度,正常呈淡黃色、透明狀。

.試紙生化試驗:試劑可一次檢驗多種項目,包括白蛋白、葡萄糖、潛血反應、酮體、膽紅素、比重、pH酸鹼值等。其中尿蛋白是關鍵指標,健康成人每日尿中排出的蛋白質應小於 150毫克,若數周內有兩次尿蛋白呈現「+」陽性反應,可能有慢性腎臟病。

.尿沉渣鏡檢:利用離心機取得尿液中的固體成分,檢查紅血球、白血球、上皮細胞、圓柱體及結晶體。

二、血液檢查:腎功能的抽血檢驗主要有2項,分別是尿素氮(BUN)及肌酸酐(Creatinine, Cr)。

.尿素氮:蛋白質分解代謝的產物,經腎臟過濾後隨尿液排出體外。正常值為7∼20 mg/dl,超過表示腎功能欠佳。

.肌酸酐:肌肉活動代謝生成的產物,同樣經腎臟排出。正常值為0. 6∼1.2 mg/dl(每家醫院稍有差異),男性略高於女性。肌酸酐濃度愈高,表示腎功能愈低。

.腎絲球過濾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利用血液肌酸酐數值、年齡及體重來計算。 GFR 數值愈小,代表腎功能愈差,正常值約為60∼120 ml/min/1.73m2,隨老化而逐漸衰退。

三、超音波影像檢查: 如果抽血、驗尿結果出現異常,需進一步做超音波影像檢查,看看腎臟有無腫大或萎縮,以及是否有腎結石及腫瘤問題。

蛋白尿與腎絲球過濾率作為腎臟病風險燈號

以上檢查數據中,可以蛋白尿與腎絲球過濾率互相參照,得知慢性腎臟病(CKD)的風險:

腎臟病變初期腎絲球過濾速率增加,導致腎絲球肥大及增生,進而讓腎絲球內壓增高,腎臟長期處於高壓的狀態恐影響器官結構的改變,造成有用的蛋白質漏出至小便中排出,進而出現尿蛋白。研究指出有蛋白尿的糖尿病病患,

腎功能惡化速度快三倍[1],因此建議糖尿病患應每年檢測尿液蛋白,及早監控腎臟是否有受損的警訊。尿蛋白正常值是<30mg/g屬於健康尿液,是30-300mg/g則是微白蛋白尿,已進入初期腎病變階段,要積極採取治療,及早控制避免惡化巨量白蛋白尿(超300mg/g)。

腎臟功能主要以腎絲球過濾率(GFR)做為評斷標準,透過抽血檢查檢測血液中肌酸酐(Cr),再帶入公式計算出數值,進而判斷腎臟功能的好壞,並可作為腎臟病分期的指標:

第一期:GFR在90ml/min以上,腎臟功能正常,但有輕微蛋白尿;

第二期:GFR在60到89ml/min間,會出現蛋白尿,為輕度慢性腎臟衰竭;

第三期:GFR在30到59ml/min間,為中度慢性腎臟衰竭;

第四期:GFR在15到29ml/min間,為重度慢性腎臟衰竭;

第五期:GFR在15ml/min以下,為末期腎臟病變。

目前最新對慢性腎臟病的分類會以病因、腎絲球過濾率以及白蛋白尿的表格(如圖)來判斷未來腎臟功能惡化發生併發症和死亡的風險,並以紅黃綠燈號來做標示,讓民眾更容易了解。

綠燈:如果檢測數字落在綠色區間,CKD風險較低,每年應至少追蹤一次腎功能;

黃燈:黃色為中度風險,須提高警覺,盡量多喝水、健康飲食、規律運動、控制三高和體重、不抽菸及避免不當使用藥物,避免腎功能的惡化,每年應至少追蹤一次腎功能;

橘燈:橘色則為高風險,應依醫師指示積極治療,每年應做兩到三次腎功能檢查;

紅燈:紅色與深紅色區間,腎功能惡化與併發症的風險大幅增高,必須遵從醫師指示積極治療,注意預防併發症,每年應持續追蹤腎功能三或四次以上。

把握腎功能雙檢測及早制定治療策略

糖尿病患者治療初期就應該及早注意腎功能,慢性腎臟病在初期,通常不會有明顯的症狀,尤其在第一、二期往往不易察覺,可能出現夜尿、少尿及血尿,到第三、四期,則會有疲累、虛弱、頭昏、水腫、走路會喘等症狀,第五期會出現尿毒症狀,往往需要透析(洗腎),也是最不樂見的階段。在這裡也呼籲病患不要畏懼檢測,及早發現及早積極治療,讓自己能擁有正常自在的生活品質。

近年來其實已有更多證據顯示新的藥物可以延緩慢性腎臟病惡化,例如鈉-葡萄糖共同轉運器–2抑制劑(SGLT2, 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 inhibitors)是新一代的口服降血糖藥,透過抑制腎臟回收尿液中的葡萄糖,讓糖分經由小便排出體外,在近期研究證據顯示除了降血糖外,還會透過減少腎絲球壓力等機轉,直接達到保護腎臟的效果,降低洗腎以及死亡風險,民眾若有興趣了解都可以向醫師求診諮詢。

[1] Diabetes Care 2020 Jan; 43(1): 12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