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論壇】世說台語:「乃去」/lai3-khi3/是台語「去」的祈使語氣詞

人類的日常生活中「來」與「去」可說是很重要的、活動的兩個基本語詞,「來」與「去」是行動相反的方向,我猜想大部分的漢語方言,話語的表達及漢字詞𢑥應該多數相似或是一致的,但是台灣話中,「去」的祈使語氣詞,或謂「命令法」的文法名題,台語卻是用借音字「來去!」,違反了漢語漢字的常識。

在我長期的多種語言生活中,台灣話及漢字仍然是我最常使用的。我模糊的記憶中,似乎看過台語「來去」一詞語法表達的討論,但是內容沒有深度的研究,近日因書寫「來去木柵仙公廟」,再引起我對「來去」語法及漢字問題的思考。

我博覽台語研討的文章中,「邊走邊吃」的說法「na行na吃」,多次看到寫作「若行若食(吃)」,但是未曾看到討論過使用「若」字的理據,也許它起因自台語「若是」的口語常用詞「na是」的淵故,我認為「若」沒有「並時」(英文while)的意思,我因為研究台語漢字而深入學習漢語的「文字學」,也習得深度的認識,或許可說是有充分的學術知識,我的結論認為「廼行廼吃」是比較合理的文字。

漢語的文字學說明「廼」與「乃」是異體字,前字「廼」是古字。我選「廼」字,因為它有形旁「廴」是長行的意思,而且台灣話中很多生活的基本語詞是古漢語。

「乃」是古字「廼」的替代字,理由何在?我沒有詳細的資料,猜想「乃」字筆畫簡單,此字使用也比較廣泛,因為「乃」字相近「來」[lai2]音,我馬上想起「來去」可能是「乃去」兩字的訛變,因此上網查詢「乃去」一詞,確認它是漢語的古典詞𢑥。

我並且索詢「乃」字的廣泛意義、詞法變化、英語翻譯等等,其中有引用作動詞「be」這就是台語「乃去」「be going」的對譯,最適當的意譯,可說是英文的「Let go!」但是在諸多漢語方言系列中,台語的用法可以說是特殊的詞性變化。

文字語彙在傳播中,往往在不同的地方、或是國度相異,時代的變遷容易發生極大的變化,語音語意於是相差很多,比如中日漢字的同源詞,或是英法的拉丁語同源詞,意義可以完全不同;這些語言的歴史,或是地域相隔而發生的變化也是公認的事實,因為相關的論題,順便提及「來」與「麥」兩個漢字的創始字源,及單詞的對換誤用。

「來」字是初文,是穀類作物的象形甲骨文,應該不是來往行動「到來」的本字,而是農作物「麥」的字元(初文)。示意圖/擷自網路,民報合成。
「來」字是初文,是穀類作物的象形甲骨文,應該不是來往行動「到來」的本字,而是農作物「麥」的字元(初文)。示意圖/擷自網路,民報合成。

我不能追憶是否看過先前學者的討論而在此抄襲他們的解釋,在此重復討論,「來」字是初文,是穀類作物的象形甲骨文,應該不是來往的的行動「到來」的本字,而是現在農作物「麥」的字元(初文)。

相對的,「麥」是形聲字(合體為字)從「夂」(趾形)「來」音,應該是「到來」的意思;字體下形「夂」(腳),音「來」[lai]。現在「來」、「麥」兩個字義與造型符號相反,「來」音與英文「黑麥」「rye 」音近似,是巧合。

我上谷歌翻譯(translate google )網站,歐語小麥(wheat英文)與黑麥(rye 英文),兩種穀類的名義似乎在歐洲多種語言中缺乏共有的語源;漢字「麥」的造字是「來」自西域之穀類的緣故是否可靠呢?

論壇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