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論壇】中秋節一定要烤肉嗎?

台灣的中秋節有三天連假,不知哪個天才帶頭的,幾十年來中秋節流行烤肉。4、50 年前鄉下中秋節,小孩子流行放鞭炮,現在政府已經禁止這個危險的玩藝兒。今年還是有新冠肺炎的威脅,但台灣人有追求流行的習慣,相信仍然有不少人還是會烤肉。他們認為一年才一次,好吃又好玩,汚染影響不大,何樂而不為?

中秋節原來意義是,月圓人團圓,重點在藉用月兒的圓,來凝聚家人的團圓。月球上沒有吳剛,也沒有嫦娥,那是文學作品,阿姆斯壯登陸月球後,已經打破這個夢。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那是唐朝李商隱的詩詞,不等於月球上的現實。重點還是回歸原汁原味的家人團圓。賞月、烤肉、吃月餅或柚子只是陪襯,如果一群人在一起,看月亮、吃東西又在玩手機,又有何意義?

地球暖化造成全球像一條燒烤的地瓜,真是熱死人,節能減碳是世界潮流。加上肺炎未退,群聚易造成感染。利用手機視訊跟遠方的家人問候聊天,也算團圓重聚,雖然少了臨場感,但可以確保家人安全,避免群聚的肺炎感染,也減少烤肉帶來的排碳汚染地球,做一個環保使者,及抗疫天使,應該是快樂的中秋節。

許多人崇尚流行,中秋節不烤肉好像沒味道,就像小時候不放鞭炮,等於沒有過中秋節一樣。其實都是心理作用。不少人不吃烤肉,也不吃月餅或柚子,照樣中秋節過的很充實很happy,因為每個人都會去尋找屬於自己調調的快樂因子,並非流行的烤肉才是快樂泉源。

抗疫及減碳人人有責,雖然有點口號,但很真實。全世界已經有6億人感染肺炎,地球已經在發燒,在這個地球村的時代,別以為小小炊煙裊裊的烤肉影響不大,也別說都打疫苗了沒事。有人開玩笑說,回教徒幾億人同時膜拜喊願世界和平時,連登陸月球的人都聽到聲音,這就是共鳴或感應。幾十萬人烤肉,幾十個人群聚,這種傳播跟電視傳播很像吧!影響大不大?抗疫及減碳英雄由你做起,不是沒有道理。

論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