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論壇】台大校長誰與爭鋒?

台大校長管中閔宣佈不連任,已經有九位符合任用資格的教授登記為候選人,想爭取大學龍頭校長的寶座,競爭激烈,鹿死誰手?很多人在看。這個頭銜是畢生的榮耀,可以光宗耀祖,甚至更上一層樓,所以每次台大校長改選熱鬧非凡,其來有自。

不管將來台大校長鹿死誰手,台大校長頭銜不是日後回憶錄用,或刻在墓誌銘上這麼簡單需求,應該要有不同凡響的治校績效,對自己及師生校友才有起碼的交代。外界常以直線思考,認為台大校長之條件是,國際聲望及治校理念,殊不知常淪為空論。台灣不像美國那麼大,有那麼多國際級教授,所謂國際聲望除非拿到諾貝爾獎,或得到重要國際獎,否則國際聲望恐怕是不切實際的苛求。請問這九位候選人,誰有國際聲望?

再來,治校理念如果只是在簡介上舞文弄墨,沒有外界或遴選委員的挑戰,也是聊備一格。加上台灣是人情關係的社會,靠人脈選上台大校長,誰會花時間搞治校理念?因此,需仿照公職人員選舉,舉辦治校政見辯論會,接受遴選委員、師生及各界之挑戰、詢問,透過腦力激盪,有助於當校長後的治校路線及方向,不只是治校說明會,各說各話的演講比賽。治校理念說明會,如果淪為文抄公作文或演講比賽有何實益?

台大校長之理想條件,除了學術地位、品德、操守這基本條件外,要具備募款能力,這恰好是教授、博士最欠缺的厚臉皮性格,缺此個性並非壞事,要會任用善於募款之能人補其不足。像美國哈佛大學高達300多億美元的基金,大多靠募款而來,哪像台灣的大學,因為有些是國立大學,向教育部要錢一流,募款能力不入流。誰說公立大學不必募款?為台大加分的,不正是募款能力或任用善於募款之人嗎?組成百人募款委員會,向外界募款,順便對外溝通,台大在做什麼。有錢談治校理念才不流於空談。

有頭腦有理念,有學術地位,如果缺錢,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再偉大的願景、理想,將如夢幻泡影,如何貢獻於宇宙之精神?

論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