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論壇】音樂啟示錄--《飛耀的勇者---紀政》

台北愛樂交響樂團在國家音樂廳主辦一場《飛耀的勇者---紀政》音樂會,當晚場內座無虛席,全場焦點集中在紀政的身上,而她也數度站起來接受觀眾的歡呼跟致意。

這是一個燦爛溫暖的夜晚,過去台灣社會處處豐厚的人性情懷,霎時間在這音樂殿堂裡復活了!這場音樂會不只是向紀政致敬,更是凸顯勇者的身影,都來自於一段段艱辛奮鬥的過程,而這也是台灣從農業社會邁入工業世代的路途,老一輩的忘不了,年輕輩卻聽的霧煞煞。

整場音樂的規劃是最值得稱道跟成功的所在,首先以國民樂派作曲家西貝流斯的《芬蘭頌》,這首集民族主義跟浪漫主義的雄渾樂章揭開音樂會的序幕;接著《為台灣奔跑的女人》上場,這是一首世界首演,由年輕作曲家徐子晴按照紀政的大事紀,運用現代音樂的手法,譜出向亞洲的羚羊--紀政致敬的專題音樂。

作曲家徐子晴以現代音樂手法譜寫《為台灣奔跑的女人》專題音樂,向亞洲羚羊---紀政致敬。圖/徐子晴臉書
作曲家徐子晴以現代音樂手法譜寫《為台灣奔跑的女人》專題音樂,向亞洲羚羊---紀政致敬。圖/徐子晴臉書

下半場,先是一串串流金歲月的台灣組曲,《毋湯嫌台灣》《望春風》《丟丟噹》《雨夜花》,這些走過威權時代的系列音符,扣引聽眾心底的悸動,然後以《奇異恩典》的樂章來緬懷紀政的父親,再來是《火戰車》與《阿甘正傳》的運動英雄音樂,最後在《1812序曲》高亢中音樂畫下終曲。

我觀察到整場音樂會的鋪陳是由歷史的脈絡出發,先是《芬蘭頌》抗暴的民主啟蒙,接續的音樂則綜合現代、標題、描寫的手法,交繞著協和與不協和的音程,譜寫全力為台灣而跑的紀政,在汗水與淚水中挺進。

而流金歲月描述的,是台灣社會走過威權的坎坷奮鬥過程,於是音樂轉化為《奇異恩典》的洗滌,以安息已逝的靈魂,接著以《火戰車》表彰以再接再厲的運動精神,追尋永不妥協的理想;最終曲則是以恢弘的《1812序曲》表達出抵抗外侮,追求自由民主終將成功獲勝。

徐子晴的音樂從獨奏的小提琴,拉出雙軌的和弦重奏,先是一種不安定的轉折,然後隨著時空的遷移,音樂或急或徐,音程則在協不協和間激盪,整段樂章,描述紀政的一生為台灣而跑,即使是退休後,仍然馬不停蹄,為台灣的運動、台灣的前途全力付出,為此,蘇顯達教授還特別演奏《月亮代表我的心》向紀政致敬。

台北愛樂用交響樂說著紀政的故事,其實,這整場音樂會也是台灣命運最直接的縮影跟寫照。圖/台北愛樂交響樂團粉專
台北愛樂用交響樂說著紀政的故事,其實,這整場音樂會也是台灣命運最直接的縮影跟寫照。圖/台北愛樂交響樂團粉專

結尾的《1812序曲》早已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音樂,這首描述俄國人團結抵抗拿破崙軍隊入侵的樂章,透過音樂的表達,我們不只聽見砲火四射的場面,我們也聽到銅管樂吹奏出雄壯的馬賽曲,代表原野上不斷逼近的法國軍隊,當時俄國還沒有國歌,所以音樂就用純樸的民謠風來團結民心士氣,隨著音樂的演化,強勢的略奪者節節敗退,弱勢的民兵揮舞著勝利的升旗。

這場音樂會之所以大獲成功的原因,是基於音樂圍繞在完整的主題規劃與結構下的整合。一步步有次序的呈現,先標榜出理想與目標,再果敢的突破困境,經歷悲情歲月後,釋出寬恕與諒解的胸懷,延續再接再厲、永不放棄的精神,最終享受到勝利的果實。

運用藝術呈現的力量,就是最直接最真誠的交流,今晚鎂光燈照耀下的紀政,依然謙虛、堅挺,這場清晰的音樂脈絡,其實是當今台灣命運最直接的縮影跟寫照。

我看見台下坐著前教育部長黃榮村、教育部長潘文忠、監委范巽綠、還有很多的名人....大家聽完這場音樂會後,心底是否吹起久違的台灣號角,一起推動時代巨輪的轉動!

論壇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