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汐線民生社區意見兩極 贊成促進發展也憂老房倒塌

前台北市長柯文哲曾稱民生汐止線為「盲腸線」,市長蔣萬安上任後積極推動民汐線,捷運局21日舉辦公聽會,雖有民眾贊成興建民汐線,可促進民生社區發展,並友善長者交通,但仍有住戶擔憂老屋多,開挖地下4層樓恐造成鄰損。捷運局回應,施工前會先做建物調查和地質調查,地盤改良後才施工,勢必會特別注意鄰損問題。

民生汐止線北市段路線全長約11公里,共設9座車站,綜合規畫報告書預計於今年3月底前提報中央審議,目前至工程完工預估12年,其中施工9.5年。完工後可串連淡水信義線雙連站、中和新蘆線行天宮站、環狀線東環段Y35車站,系統型式並與汐東捷運一致採中運量LRRT系統服務,未來採「一車直達」方式,且可與基隆捷運結合形成完整的路網。

國民黨議員秦慧珠指出,上次公聽會約是10年前,現在民生社區人口老化、屋齡更老且商業需求量下降,民生社區65歲以上長者超過24%,老人搭捷運較方便,民生汐止線興建後走路到捷運也比較快速。民進黨議員許淑華也說,捷運網路更綿密雖會帶來方便,但民眾仍擔心房屋老舊、施工黑暗期及工法有無確保安全等問題。

住戶邱小姐擔憂,民汐線預計施工9.5年、開挖到地下4層樓,且去年路面塌陷頻傳,民生社區許多40、50年老房屋,就連公車行駛樓地板也會震動,又有許多土壤液化高潛勢區,讓人非常擔心老房屋倒塌。

徐先生也憂慮,施工期間恐會取消多站公車站點,造成公車通勤族步行距離不便

民眾曾先生則大讚,民生社區老舊且沒落,民汐線勢必可以帶動發展,增加長者交通方便,民眾無須太過憂慮房屋倒塌,潛盾機在不知不覺就已經完成施工,房屋損害更是施工單位要害怕的事。

另有民眾則呼籲,捷運局仍要考量使用高運量系統,避免重蹈覆徹文湖線困境。

捷運局綜合規畫處長林文祺強調,捷運施工前會先做2措施,會針對沿線30、50公尺內做建物調查,即使發生鄰損,也會有保險理賠問題,且施工前會做地質調查和地盤改良,捷運局有30年施工經驗,會特別注意鄰損問題。

他說,施工期間勢必會造成衝擊,未來會採半半施工,分兩階段或四階段施工,盡量維持現有車道數但車道會較小,未來細部設計階段會評估交通維持計畫並和居民說明。而民汐線LRRT系統每列車可乘載530人、1小時22列車,等於每小時可疏運超過萬人,可以負荷北市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