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銀變相抽銀根 公股行庫如難民營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王英豪攝)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王英豪攝)

民營銀行變相抽銀根,公股銀行變成「難民營」。公股金融圈人士透露,近來有不少紓困業務是從其他民營銀行轉檯,一是舊客戶在其他銀行的業務,二是爭取紓困的新客戶,這些客戶遭到民營銀行用兩種方式變相「抽銀根」,包括直接凍結客戶在該民營銀行原本申請已准而未動用的周轉金額度,或直接把利率拉高2個百分點以上「以價制量」。

也因此,大批中小企業戶幾乎是「逃難」至公股銀行,讓行庫形同「難民營」。目前公股銀行受理專案紓困申請件數已超過2千件,行庫主管私下指出,除行庫自身舊客戶、舊業務紓困,超過2千件的受理金額中其實有數百件與其他的民營銀行有關。

行庫主管指出,早期民營銀行若拒收大額存款時,也是要客戶轉到公股銀行,現在舊戲重演,只是大額存款變成紓困案;但存款不會帶來風險,從別的銀行移來公股銀行的紓困案,卻可能是新風險的開始。

據中小企業戶指出,原本往來銀行拉高利率至4、5%甚至更高,銀行只解釋是「風險訂價」,甚至還介紹說「可以去公股銀行」;另一種方式則是凍結該客戶原本在該銀行可使用的周轉金額度,即對客戶先前「已准而未動用」的額度,直接予以凍結。

行庫主管對此指出,一般而言,客戶會分散和銀行的往來,在二、三家甚至更多銀行都會有借款往來,然而現在最常見的,就是自家客戶在別家銀行的額度遭到「凍結」,只能回頭來向公股銀行求救,倘若公股銀行現有的額度不夠用,還得再新增周轉金借款,來彌補遭到民營銀行凍結不能使用的額度。

不過,政府為落實紓困,持續落實新措施,針對央行日前針對受疫情衝擊的個人店家、小商號等「小規模營業人」,提供50萬元的紓困貸款專案,華銀、台企銀、一銀等八大公股銀行,昨紛紛表示已將「銀行簡易評分表」告知各分行,申貸利率在1%以下,今起受理申請。

更多財經相關新聞
IMF預估台今年GDP僅-4% 央行:太悲觀
IMF估我GDP-4% 主計長說「保1」沒問題
酷碰券之亂?專家:補助恐獨厚街口支付
破天荒 「微風之夜」今年不封館線上直播
買得下去嗎?北市33坪小宅成交5,300多萬

今日推薦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