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全面開戰 禍福難料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圖/本報系資料照)

針對國會改革修法,行政院除提出覆議外,綠營更將搭配民代和黨公職全台宣講、延續「青鳥行動」與網路空戰,多管齊下聚焦其所建構的「反濫權、護民主」主軸進行輿論戰,期待在立院表決戰鎩羽而歸後,藉其熟悉的行銷動員來扳回一城。但在民意氛圍未必有利之下,民進黨卻執意強攻,結果恐禍福難料。

此役可說是賴清德總統上任後的重要戰役,掌握行政權的民進黨無法破解立院藍白聯軍,面子掛不住外,在野黨藉此強化制衡力道,更對賴的執政投下不穩定的變數,綠營自然想全力反攻,替總統掃平執政障礙。

但以近期民調來看,對綠營顯著不利。依ETtoday民調雲顯示,57.3%的受訪者支持國會改革,41.4%支持國民黨與民眾黨立委在國會的表現,55.3%認同國會改革法案對政治體制具正面影響。

TVBS民調也有40%的民眾支持藍白立場,32%支持民進黨立場,41%的民眾支持三讀通過的修法,35%不支持。台灣民意基金會民調更顯示,有57.5%的受訪者贊成「藐視國會罪」立法。這幾項民調數據對藍白確有其利基,社會氛圍對民進黨的輿論戰不利。

即便民意未必支持,但民進黨仍要大動作造勢的理由很簡單,第一是不斷動員基本盤、號召勤王。就賴清德來說,他當然希望形塑一種「輸人不輸陣」的態勢,以強化施政底氣,擺脫「雙少數總統」的陰霾,就算被批評「當家鬧事」,賴也未必在乎。

第二,希望擴張年輕人的支持度,找回流失選票。特別是這屆大選綠營年輕票嚴重流失,讓柯文哲占盡便宜,若無法針對明顯的弱點進行防堵,未來走向國民黨的衰敗老路也不會是危言聳聽。所以賴清德甚至臉書發文聲援「圍城立院」的「青鳥行動」,就算柯文哲表示「難以理解」,但當時場外集結人數拉高,甚至還有「回頭草專區」,更讓綠營振奮。因此延續青鳥行動,和民眾黨搶年輕選票,確是綠營當務之急。

第三,主導媒體議題設定,拉高網路聲量也是考量。綠營會認為只要發動強攻,便能挾媒體優勢和總統權威形成摧枯拉朽之勢,沖垮藍白改革的正當性;況且藍營內部對一些議案也有爭議,與白營未必能全無心結,綠營當然樂觀看待其政治操作的結果。就算覆議不成,還可祭出釋憲與罷免藍委的手段,更有機會裂解在野陣營,重返國會多數。

但問題是,民眾最在乎的是民生與安定,賴清德甫上任,執政黨就持續政治動員把台灣社會搞得遍地烽火,只為了成全總統的面子與權威,民眾真會繼續悶不吭聲、逆來順受嗎?答案應該非常明顯。(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廣告學系專任教授兼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