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北北基桃四選將共推1200首都通月票 納台鐵、客運、Ubike

民進黨北北基桃四位縣市長候選人陳時中、林佳龍、蔡適應、鄭運鵬今再度合體,共同開記者會推出「1200首都通交通月票」,主張以目前搭乘捷運、公車的「雙北卡」為基礎,發行使用地域擴大至基隆、桃園的「首都交通月票」,價格並由1280元降價至1200元,並加碼整合台鐵、機場捷運、國道客運及公共自行車Ubike等多元運具。

四位候選人新聞稿說,北北基桃首都生活圈1000萬人口,每天通勤通學、商務觀光、就醫購物等移動人次約600萬人,城市間移動的人口至少300萬人,而行政院已宣示國家2050淨零排放路徑,交通運輸部門責任重大,而推動公共運輸更是城市推動淨零排放最重要的政策,以此規模規劃綠色交通,是推動大首都圈區域治理的關鍵政策,四位首都圈市長候選人聯合共同推出前瞻又便民的「首都通交通月票」,落實綠色交通,打造淨零排放的國際城市發展路徑!

圖片
林佳龍表示,把公共自行車納入月票,讓大家都能到最後的目的地。廖瑞祥攝

林佳龍表示,一個月前四位市長候選人合體宣示「首都圈跨域治理三大主張」,包括成立台灣首都2050願景規劃委員會、舉辦首都圈區域聯合治理論壇、設立專責行動辦公室等,一個月後針對綠色交通和智慧運輸提出「首都通交通月票」的政策主張。「首都通交通月票」主要包括「降票價」,每月費用從1280降低到1200元;「增基桃」,擴月票範圍到基隆、桃園;「加運具」,增加包括台鐵、機捷、以及對基隆、桃園而言非常重要的國道客運,「最後一哩路,我們要把公共自行車納入,讓大家都能到最後的目的地」。

林佳龍還提到,結合多元載具智慧運輸系統在他交通部長任內就想推動,但有些地方政府不一定支持,他舉在台鐵使用各縣市敬老愛心卡為例,「調查後新北市反對」,但現在交通部很支持這個方向,年底會建置好,讓地方交通票證跟公共運輸結合。他強調,新北特別需要提升公共運輸使用率,跟據統計2021年新北交通事故 4 萬 3 千多件、侯市長治理下交通事故增加25%,這跟公共運輸使用率低有關,因此未來要整合人車路雲聯網、以人為本的交通,結合智慧運輸系統、雲端大數據,一人只要手機在身就可以像元宇宙、任意門一樣隨時轉乘接駁,降低公共運輸的時間成本。

林佳龍說,他相信首都圈是台灣的交通門戶,所有國際大都市都有這樣的整合系統,若公共運輸可以分流、暢行無阻,「跨出這一步非常重要」,他擔任過交通部長,「很清楚這具體可行」,包括淨零轉型預算 9 千億、公路運輸補助可以加碼、汽燃費徵收後可用於公共運輸綠色交通,只要交通部給予鼓勵,規模變大後效益會變大,交通部長王國材也很支持,期待未來四位候選人統統當選來落實這個政策。

圖片
陳時中表示,這次首都圈聯合治理能夠變成示範區域,未來其他區域也可以引用這樣的治理模式,讓台灣共好速度加快。廖瑞祥攝

陳時中表示,他競選一開始提出的口號是「台北更好、台灣共好」,但在台灣共好之前,還要區域共好。現在就學、就業、休閒都是一體,從1280元到1200元除了把大家的負擔減輕,更重要的是單一便利平台,大家願意使用、價格相對低,讓大家養成習慣之後,對於綠色交通、智慧運輸都大大有幫助,進而讓節能省碳能夠做得更好。此外,這次首都圈聯合治理能夠變成示範區域,未來其他區域也可以引用這樣的治理模式,讓台灣共好速度加快。

對價格由1280元降到1200元,又增加範圍,財務如何規劃?陳時中則說,各縣市會有財務安排與規劃,但和中央合作也是必然,中央的政策目標是節能省碳,和提升區域聯合生活圈更便利性,在符合中央目標之下,地方區域治理提出的計畫,向中央爭取經費,相信中央在財政上會給一定的協助,中央進來、區域治理,台灣就會越來越好。陳時中也期望,未來在單一平台帶來便利性,養成公共運輸習慣,進而節能省碳,讓台灣更進步。

林佳龍也說明,每年大概需要增加 35 億預算,北北基桃將向中央爭取相關預算,相信方便使用也會帶來更大效益,大數據分析提供未來服務,首都通不是只有交通,是未來首都圈 1000萬人口可以發揮,以首都通為主要票證系統擴大生活圈服務。林佳龍說,財務上加上基隆、桃園,票價降低、運具增加,每年約需要 35 億,目前很多既有交通部預算跟現在淨零轉型路徑要求,各部會都要編列預算,估計台北、新北大概是10億;基隆、桃園大概是 7 億上下,「我們精算過具體可行」。

圖片
鄭運鵬說,四位市長候選人合體,不只是合體競選政策,也是要合體市民朋友的生活、工作、就學。廖瑞祥攝

鄭運鵬則說,北北基桃四位市長候選人合體,合體的不只是競選政策,也是要合體市民朋友的生活、工作、就學。「首都通交通月票」,是跨運具、跨縣市、跨生活圈、年齡層的整合交通月票。整合交通月票有幾個功能:第一,整合運具,讓所有運具之間,可以用一卡方式整合;第二,可以處理國道客運上所有塞車的問題,減少私人運具,增加大眾運具;第三,降低交通流量,也可以達到降低交通事故的效果;第四,藉由大眾運輸整合,跨越台鐵、捷運、國道客運、公車、UBike,提供更便利的交通運具,可以達到2050淨零碳排。

圖片
蔡適應說,未來基隆捷運落成之後也會納入首都圈生活月票。廖瑞祥攝

蔡適應也說,基隆市作為全國第二高通勤的城市,在他在擔任立委期間,就一直期待能夠推動「北北基桃」首都生活圈的通勤治理,這次在首都圈四位候選人共同討論之後,將推出「首都圈區域治理 綠色運輸大躍進」,將從目前的雙北1280月票,擴增到「基北北桃」首都生活圈共同的1200月票,這對生活在首都圈1000萬人口將會是一個跨時代的改變,未來基隆捷運落成之後也會納入首都圈生活月票。他強調,四位候選人共同展現跨域治理的能力,要讓市民有感,而「首都通交通月票」就是跨域治理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更多太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