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地方主委出爐 派系戰場移至7月全代會

(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26日電)民進黨地方黨部主委選舉結果,呈現英系消、親賴陣營成長。黨內人士說,黨內權力競逐主戰場是7月舉行的全代會,將改選中執委、中常委和中評委,重組黨中央權力核心;英系能否穩固版圖,親賴陣營是否擴張力量,將是觀察指標。

民進黨今天晚間公布22縣市黨部主委選舉結果,英系從7席減少為4席、正國會4席、蘇系1席、湧言會1席、新潮流4席、民主活水1席、綠色友誼3席。親近賴清德的新系、民主活水、綠色友誼,再加上新竹縣的鄭朝方,親賴陣營呈現獨霸。

新任地方黨部主委將主責2026縣市首長、議員選舉的提名與操盤,觀察點是派系的地方版圖消長。黨內人士指出,另一重點是全國黨代表選舉,黨代表將於7月召開的全國黨代表大會,改選出新的中執委、中評委,此為黨內權力競逐的主戰場。

黨內人士表示,民進黨員今天投票選出309席票選全國黨代表,再加上由立委、直轄市議員、歷任黨主席、縣市長等黨公職所組成的308席當然黨代表,這617票將在7月全代會時改選中執委、中評委。

按照規定,全國黨代表選出30席中執委後,再從這30席中執委裡選出10席中常委。目前民進黨最高決策機關中常會的派系權力結構,包括新系3席、蘇系1席、綠色友誼連線1席、正國會2席、英系2席、湧言會1席。

黨內人士指出,今天全國黨代表選舉結束後,各派系將可估算出大約可掌握多少黨代表票,推估出能擁有幾席中執委、中常委的實力。

黨內人士表示,過往幾屆中常會改選,各派系結構變化不大,但此次因蔡英文卸任總統、黨主席賴清德就任總統,權力出現實質轉變,未來英系版圖是否穩固,蘇系能否守住1席,親賴陣營是否擴張力量,正國會如何處理內部問題,都是觀察指標。

黨內人士分析,英系在黨內屬於比較鬆散的結盟,在多個縣市與不同派系競爭合作,現任英系中常委黃承國因為去年通過的排黑條款,已無法再拚連任常委,但是否還會再操盤、還有多少實力,值得關注。

黨內人士指出,即使英系實力可能減弱,但其他派系亦有各自內部問題待解決,例如,正國會立委陳亭妃有志爭取2026台南市長,勢必要重回中常會以捍衛初選,觀察點是正國會能否掌握足夠票數以支持陳亭妃。

黨內人士說,另一觀察點是,綠色友誼、民主活水與新潮流,是否形成新的親賴陣營,畢竟行政院長卓榮泰掌握行政資源,實力不容小覷。(編輯:林克倫)113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