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為何短短數年之內流失百萬民心?綠營支持者韓粉化,難以擺脫「尾巴搖狗」的宿命

文:曾國豪

當蔡英文在2020年挾著817萬票的旋風再次贏得全面執政,短短兩年光景,迎來的卻是地方大選縣市長從原有的6席掉到僅剩5席,總票數僅有474萬票,相比2020年總統大選的817萬足足少了342萬票;如果與2014年地方大選的575萬票相比,也足足少了101萬票,如果把2014年民進黨支持的柯文哲的85萬票納入,2022年與2014年兩次地方大選民進黨更是少了186萬票之多。

是什麼原因,讓民進黨在短短數年之內流失百萬選民的民心呢?

綠營支持者邁向韓粉化

還記得嗎,2018年那場地方大選,國民黨倚賴韓國瑜的個人魅力,一舉贏得15席縣市長,當年韓國瑜激起的韓流所向披靡,甚至當2020年韓國瑜為了選總統不惜說出「Yes, I do」——即便國民黨黨內有不認同他才剛當選市長就提前落跑的聲音,但很可惜的是這些自省的聲音都抵擋不住韓粉們的吹捧,但凡是有不同的意見,都被韓粉們出征,甚至被逼著退黨。

緊隨其後的是,眼看著韓國瑜在2020總統大選落敗,接著又被以93萬票成功罷免下台,猖狂一時的韓粉,成為台灣大街小巷的笑柄。

但是就在蔡英文高票連任總統、韓國瑜被高票罷免之後,這兩年來綠營支持者有邁向韓粉化的趨勢,但凡與民進黨支持者意見不同的,要嘛被扣上「中共同路人」的標籤,要嘛社群帳號被集體出征。

如果是為了打擊政敵,那還無可厚非,這本來就是政治攻防的常態,但是這幾年卻連不是政治圈內的公眾人物都遭殃。

藝人郭彥均只是在臉書轉述醫護友人的看法呼籲大家不要群聚、做好防疫社交距離,只因截圖當中的一句話「很多孩子都走了」就被不斷洗版出征。

作家龍應台只是在臉書上發文感慨戰爭的無情呼籲反戰,也被大批網友出征說要呼籲反戰要跟習近平說。

退役上將李喜明出書《台灣的勝算》呼籲政府以及全體國民重視「整體防衛構想」、「不對稱作戰」結果卻被親綠名嘴扣上帽子說「李喜明是爬不出深藍的醬缸?還是,掉入了中共的紅色認知陷阱?」

像這樣的例子,這幾年來層出不窮發生,日本學者小笠原欣幸也說出對台灣的觀察說到:選舉時,有人提出「不投民進黨就不是民主」,但這與「不愛共產黨就不愛中國」是同一個思考方式,如果民進黨再堅持這樣的思維,那真的會導致政權交替。

如今直到民進黨大敗,民進黨立委高嘉瑜以及市議員王世堅直指「側翼網軍到處出征」導致敗選,這些「側翼網軍」卻紛紛喊冤說「我們不是網軍」、「我們只是熱心網友在網路上評論時局」、「我們也是支持者,為何選輸了要怪我們」。

我同意選輸了不能全怪側翼,輸了應該要從指揮體系檢討,側翼只是槓桿、走卒,但說自己是熱心網友,說自己只是評論時局,就太幽默太誇張了,難怪只能當走卒。

退一萬步來說,即便這些側翼網軍都是沒拿錢的「網路義勇軍」,當你在為你支持的民進黨做政治攻防時,你的一舉一動就與民進黨綁在一起,就會被視為是民進黨的一份子。

軍隊沒有紀律,就是燒殺擄掠的暴民,網軍也好、義勇軍也罷,沒有了紀律,充其量也就是網路上的暴徒。

民進黨當然可以找一千種理由否認豢養網軍,但不正視這個問題,民進黨就始終難以擺脫「尾巴搖狗」的宿命。

民進黨走向國民黨化

除此之外,民進黨的另一個問題就是走向國民黨化,更確切的說那是「新・黨國體制」的再現。

過去,尚在黨外時代的民主前輩主張言論自由,然而當民進黨執政時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卻貿然推出《數位中介法》,美其名是管理網路上的謠言假消息,然而被社會大眾詬病的卻是「網路戒嚴」。

如今,曾經主張黨政軍退出退出媒體的民進黨執政後,然而當鏡電視前董事長裴偉在股東會上的錄音檔被揭露,社會大眾才得知府院高層介入鏡電視執照審查。NCC主委陳耀祥如何說服國人相信NCC真的是獨立機關不受政治力介入?

過去,民進黨主張「掃除黑金」,然而當民進黨執政,警政高層卻有人出入黑道集資開設的招待所,台南學甲卻爆發88槍的槍擊案至今仍未破案,掌管全國警政系統的內政部長徐國勇的擔當,又受到質疑。

如今,民進黨以「終結黑金」為選戰訴求,結果黨內的中常委黃承國卻曾與天道盟有關聯。一個標榜終結黑金的政黨,卻讓有黑道爭議的成員進入黨內決策圈,這是什麼詭異的雙重標準呢?

過去,民進黨宣稱「台電藏電」、「台灣不缺電」,結果在蔡英文執政內卻四次出現罕見的「全國大停電」,甚至時不時就傳出「分區限電」的消息,時任經濟部長沈榮津卻只能以饋線跳脫、小動物惹禍來作為理由。當此時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呼籲政府要關心五年後電夠不夠用,經濟部長王美花卻說「沒有缺電,電夠用」以此來回應社會上的質疑。

如今,民進黨告訴我們不要過度仰賴中國市場,免得被以商逼政,結果當中共暫停進口台灣出產的鳳梨、釋迦、蓮霧、石斑魚,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卻只能讓各級公家機關、學校、軍營、國營事業購買這些農漁產品,卻無法開拓足夠的其他國際市場幫農漁民打開通路。不仰賴中國市場,那請問民進黨政府的對策是什麼?

過去,民進黨告訴我們「台灣防疫成就,舉世共睹」 、「我國防疫世界第一」,然而台灣防疫成就卻是建立在壓榨基層醫護所得來的,當前衛福部長陳時中還在自豪「世界怎麼跟得上台灣」,一轉眼疫情確診人數破萬時,專責病房的護理師要照護的確診病人數量,也從1比3、1比5、1比7、1比12,來到不可思議的1比18。

怪不得第一線護理師想的是「確診即是解脫」、「什麼時候才輪到我確診休息」。

選前,衛福部長薛瑞元不顧行政中立替陳時中站台已是荒唐,為了幫陳時中任內疫苗採購爭議洗白,他竟然說「陳時中仇恨值太高,在於仲介宗教和工商團體的『疫苗掮客』橫行作孽」。當立委追問時,薛瑞元卻不屑地笑說「太幼稚了」、「不想回答」,在選後也被認為是失分的一大因素。

過去,民進黨籍的蘇貞昌院長最常說的話就是「有政府,會做事」、「有政府,好安心」,用股市上萬點、GDP超越日韓來吹捧台灣經濟多麼棒,但他或許沒有去問問底層老百姓:「過去這六年來,你們的生活過得好嗎?」

如今,蘇貞昌院長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兩句話是「你要我大聲,不會輸你啦,要試試看嗎?」、「在那邊叫什麼」這是他在面對立委質詢時所展現的態度,堂堂總覽國政的行政院長,竟是以如此傲慢無理的態度面對立委質詢,豈不荒誕。

更有甚者,即便是民進黨的立委在質詢各部會官員,所得到的回應也是如此,就如同立委高嘉瑜在質詢時表示,國內許多建案公設比超高的問題。不料,內政部次長花敬群竟然語出驚人的說「不要去買就好、房子那麼多」、「沒有電梯等公設,你上樓用飛的嗎?」所謂「上行下效」、「上樑不正下樑歪」,有什麼樣的行政院長,就有什麼樣的部會首長,一點都不讓人意外。

凡此種種,都讓人想起過去國民黨在黨國時代下無能顢頇與尸位素餐的行徑,竟然在那個號稱「堅持改革」的民進黨都一一出現,難道這是藍綠兩大黨靈魂交換的體現嗎?回想蔡英文在2016年贏得勝選那一夜,給民進黨所有人下的第一道命令是「謙卑謙卑再謙卑」難道官員的傲慢無理與囂張跋扈就是蔡英文所謂的謙卑嗎?

「這樣的宋子文非走不可」

過去,民進黨以「清廉、勤政、愛鄉土」為號召贏得民心,卻因扁案爆發跌落谷底,是蔡英文全力承擔力挽狂瀾,才使得民進黨能在2016年重新取得執政的契機。

但也因為蔡英文重用林錫耀、洪耀福、洪耀南,並讓黃承國之流擔任中常委、國策顧問與重要黨職,在英系這群人的主導下,過去民進黨「黨內初選」的優良傳統,卻在蔡英文的自作主張下取消,取而代之的卻是英系一派成員主導選戰提名。

也因為英系成員的「私心自用」破壞黨內團結,民進黨各派系早就不滿這群人大權在握一把抓,所以這次要嘛沒有很出力幫忙,要嘛暗中扯後腿,也才會有如今的慘敗。

過去那個「大鳴大放」的民進黨變成「一言堂」的民進黨,少數敢說真話如王世堅、高嘉瑜、林淑芬等人,甚至還被黨內同志嗆聲退黨,噤若寒蟬至此也讓過去許多創黨元老寒心,不是變成黨內邊緣人不再多言,就是退黨離開以明心志。

在英系要角的主導下引發一連串的爭議,直到這次大選民進黨再度迎來大敗,果真是「成也蔡英文,敗也蔡英文」。

在媒體上,看到的是綠營電視台讓周玉蔻拿著政敵的身世之謎大做文章。

在網路上,看到的是焦糖陳嘉行、王浩宇這一干側翼扮演綠營走卒。

在行政上,看到的是蘇貞昌、王美花、徐國勇、陳吉仲、薛瑞元、陳耀祥這群人顢頇無能。

當年蔣介石任用政商黑幫關係深厚的宋子文當閣揆,胡適曾在日記上寫著「如此自私自利的小人,任此大事,怎麼得了」,傅斯年更公開發表「這個樣子的宋子文非走開不可」,而如今真的非走不可的「宋子文」,難道只有蘇貞昌一人而已嗎?

就如傅斯年所言:「古今中外有一個公例,凡是一個朝代,一個政權,要垮台,並不由於革命的勢力,而由於他自己的崩潰!有時是自身的矛盾、分裂,有時是有些人專心致力,加速自蝕運動,惟恐其不亂,真好比一個人身體中的寄生蟲,加緊繁殖,使這個人的身體迅速死掉」。

如果民進黨只想換換幾個人做做樣子,而不全面檢討這六年下來府院黨的各項缺失,然後又要寄望2024年總統大選,等著侯友宜落跑,等著侯友宜朱立倫不合,等著柯文哲來攪局,等著中共又對台灣文攻武嚇,然後再一次複製2020年「抗中保台」的戲碼順利執政,即便如意算盤都能實現,試問2026年的地方大選又該如何?

亡羊補牢猶未晚,但不全面檢討永遠要保持僥倖心態賭一把,即便賴清德上位之後,也要面臨蔡英文時代積累下來的各種爛攤子要不斷擦屁股,到時候兩年後的地方大選一旦又再次大敗,賴清德提前跛腳,民進黨又該為之奈何?

陳時中宣布敗選  支持者齊聚競總加油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比起勝算,民進黨應該思考贏得民心

撇開縣市長席次的遞減,民進黨的議員席次從2018年的238席,到2022年的277席增加了39席,民進黨根基猶在,但是未來還想怎麼走下去呢?不妨從以下五點試著做出改變:

1. 落實黨政分離

總統、行政院長專心國政,不涉及黨務也不兼任黨職,黨組織運作交由黨主席規劃安排,如此一來,使總統、行政院長與各黨派之間可以有更超然中立的立場去溝通。

2. 黨內黑道成員退出決策圈

請知所進退,否則所謂「終結黑金」不就是一句笑話,不要讓「黑道治國」成為民進黨的標籤,不要讓黃信介這些創黨前輩的努力蒙羞。

3. 中止網軍側翼治國

是網軍也好還是網路義勇軍也好,或者是熱心支持者也罷,一舉一動都被等同是民進黨的所作所為,網路輿情應由民進黨的正規軍做出正面回應,而不是處於「尾巴搖狗」的窘境。

4. 請內閣總辭不要戀棧權位

中央各部會全面檢討,不論是能源政策、兩岸關係、國防改革、經貿發展、醫療社福,凡是過去六年來的各項施政,請做出總檢討。

5. 請讓民進黨回到過去「大鳴大放」的民進黨

不要再陷入「一言堂」同溫層的困境,如果連自己黨內同志的諫言都要透過網軍去打壓,對創黨元老說的話完全無視當作邊緣人,那就是讓自己的支持者逐漸失望,連自己的支持者都感到失望,中間選民又會如何支持民進黨。

民進黨所有人如今試著思考看看,真該繼續讓爭議人物留在決策圈,讓「網軍」繼續帶風向,讓黨內一言堂到沒人敢說真話,讓同黨同志失望不言,讓整個黨在同溫層取暖嗎?

還是要全面改革,未必贏得2024總統大選,即使遭到側翼網軍或者勢力要角反咬,也將它視為刮骨療傷的陣痛期,讓民進黨有一個重生的契機?

想想中間選民怎麼看你們,想想黃信介、陳定南這些為民主自由奮鬥的前輩會怎麼看著你們!民進黨要轉型一定有機會,但你們準備好了嗎?

延伸閱讀
合成生物學與基因電路設計:一門操縱細胞內部「軟體」的學問
《阿凡達:水之道》票房狂飆爽到迪士尼,但這件事背後其實有極大的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