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要走回街頭暴力路線?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圖/本報系資料照)

經過這一兩天的政治動盪,未來4年賴清德執政,對於兩岸關係與國內政治和諧,大概也沒什麼可寄望的了。賴清德看來是要走回新潮流傳統的暴力與街頭路線,以與藍白合體的「威權回歸」進行對抗。這種以舊路線找回支持者的熱情,恐怕是飲鴆止渴的作法,到底是挽救賴政府於沉淪的邊緣,還是浴火重生,且等著瞧。

在國民黨威權體制時期,民進黨是以議會路線與街頭路線「分進合擊」國民黨所掌握的國家機器。其中美麗島系是以議會路線,在立法院杯葛老立委與後來的新國會,讓蔣經國不得不放棄威權體制,改行民主大道。

而新潮流系又在街頭動員一些新社會運動者,一起在街頭與鎮暴警察對抗,即使後來發生美麗島事件也在所不惜,後繼者仍然前仆後繼地往街頭衝浪。在議會路線與街頭路線分進合擊之下,並由美國在背後支持,終於開啟台灣民主化的道路。

如今,藍白合力掌控立法院多數,並推動國會改革作為合作的第一步。民進黨面對弱勢的立院席次,仍然不願意妥協和協商,依然以過去完全執政之姿,強行用院內暴力,院外煽動群眾聚集,雙向合擊立法院,以為這樣國民黨就害怕了,就可能妥協。

殊不知,過去8年民進黨完全執政,許多法案都是橫柴入灶,只要提案,哪有什麼討論,想過關,立院民進黨的橡皮圖章一舉手就通過了,類似不當黨產條例、轉型正義條例,這種對國民黨抄家滅族的法案,哪有什麼討論,不都是民進黨多數一舉手,就通通通過了,那時民進黨也沒有說台灣不民主。

所以,台灣的民主對民進黨有利者,就是民主,對民進黨不利者,就是不民主,就是國民黨沒收民主,因為民主是民進黨開創的,只有民進黨有資格談台灣的民主,其他政黨都是搭民主的便車,他們都沒資格談民主。

在這種在野黨不妥協與容忍的作為下,賴清德未來4年執政,恐怕只有不斷的經歷「內戰」的考驗,看最後民意是站在民進黨那邊,或是繼續向藍白傾斜,這種「內戰」不斷地執政風格,也許對了許多民進黨激進派的味,不必然對台灣民主有利,畢竟執政者鬧事,總是非常態,川普執政最後的國會暴力,已經寫下美國民主之恥,台灣難道也要繼續步入後塵?

賴清德路線除了要面對4年的「內戰」之外,兩岸關係恐怕也不見得好過。依照媒體披露的520賴清德談話的概要,在兩岸關係方面,似乎只有批判中國大陸,並沒有建設性的主張與見解。包括指控中國持續對台各種侵擾、統戰,用盡手段施壓,包含以軍機、軍艦挑釁,侵擾金廈海域禁制區域,以及在國際上持續霸凌孤立台灣,大選前後奪取邦交國,近期更扭曲聯合國2758號決議文、採取強勢法律戰壓縮我國際空間。

另外,賴清德可能還批判大陸各類訊息戰、認知戰,對包含台軍事安全採購,農業民生議題等各種操作,這些作為都一再壓縮破壞兩岸正常交流的空間。這種只有批判,連最寬鬆的中華文明、中華文化與中華民族等元素,甚至是2016年蔡英文所提的《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都不提,未來兩岸只有更加兵凶戰危。

當然,民進黨也許認為只有藉大陸侵擾的外力,作為夾擊「內戰」的動力,讓台灣變成一個危機社會,在外變成一個危機國家,才能取得內部人民的強力支持,以唾棄跟中共「外部勢力」合作的藍白力量,這樣民進黨才能繼續壯大起來。

這種走偏鋒的路線,是民進黨傳統街頭暴力路線,但那是在威權體制時期,在民主運行多年之後,台灣若再變成危機社會或危機國家,人民是否可以接受,民進黨應多看看外面的陽光,才能更清楚民心社會之所向。(作者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

看更多相關新聞
國會表決明再戰 場內外山雨欲來
立法院長韓國瑜接見美國520觀禮特使團「三黨對外都以國家優先」
柯建銘:若繼續協商 願向韓國瑜道歉
柯文哲:如果黨國威權體制再現 那麼革命就是義務
從國會衝突看出「關鍵改變」洪孟楷曝國會改革最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