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選專制!?2-1】台灣已成為不自由的民主?印度例證班班可考

前總統馬英九日前出席國民黨新春開工團拜,批評民進黨「走向獨裁」,邁向「民選專制」。
前總統馬英九日前出席國民黨新春開工團拜,批評民進黨「走向獨裁」,邁向「民選專制」。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屈彥辰/專題報導

前總統馬英九日前參加國民黨開工新春團拜,抨擊民進黨快速走向獨裁,蔡政府打壓異己的手段違反民主國家政黨良性競爭的要求,有諸多作為不符民主憲政、違反「法治國」原則,台灣已成為「不自由的民主」(illiberal democracy),正邁向「民選專制」(elected autocracy)中。「民選專制」一詞,從馬前總統的口中,被帶向人們的視野。《匯流新聞網》記者屈彥辰製作【民選專制!?】專題,一套兩稿,探討深層次政治議題。

民選專不專制 得看它「有沒有效」

馬前總統2月16日陪伴台北市議員羅智強參與「400公里台灣縱走,為民主制衡而走」,再次提到「民選專制」,強調台灣必須回到民主正道,若無強而有力的反對黨,民主就會走歪,蔡英文政府開放萊豬進口,沒有跟立法院、人民商量,台灣越來越像是個不自由的民主,甚至是民選的專制。

馬前總統結合「民選」與「專制」兩個意義迥異的詞彙,當它們組合在一起便多少有了「前提條件導致後續結果」的意味在。

民選制度是否可能導致專制,或成為「專制化」得看其是否有效。民選制度有效與否的判斷,通常不離以下指標:

  1. 選舉是否公平、公開、透明?

  2. 選舉是作為一種民主化的機制,還是專制化的機制?

  3. 選舉結果是否促成政權輪替?

從我國的情況來看,至少選舉層面上,仍符合上述三項指標。比如2020年台灣總統大選便可看作為公平、公開和透明的選舉,儘管過程偶有瑕疵傳出,像是2020年總統大選開票,苗栗頭份有開票所在開政黨票時,沒有照程序一邊唱票一邊登記,而是不斷地直接畫正字,遭質疑是不是在幫特定政黨灌票,但現場有監察員監視,票數確認亦無問題。

不過,假如透過搜尋引擎搜尋「民選專制」,印度會是政治學者熱絡討論和研究,是否為徒具民主選舉外貌的「民選專制國家」。原因是自2014年後,印度政府發揮強大公權力,限縮言論、新聞等監督執政者性質的自由,形塑利於印度政府的輿論環境。

選舉投票(示意圖)。民選倘若走向專制,不必然與選舉本身有關,而是社會有無監督政府的能力。
選舉投票(示意圖)。民選倘若走向專制,不必然與選舉本身有關,而是社會有無監督政府的能力。

民選倘若專制 問題可能不是出在選舉本身

根據位於瑞典哥德堡大學的獨立研究機構「V-Dem研究所」(V-Dem Institute,V-Dem全名為Varieties of Democracy)的研究,他們認為,印度不再是「選舉民主」(electoral democracy),而是「選舉獨裁」(electoral autocracy),並指出印度的民主自由自2014年印度人民黨和現任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獲勝後,出現一定程度的衰退。

V-Dem指出,最明顯的民主衰退出現在政府對媒體的嚴格審查、對市民社會團體的鎮壓,以及印度選舉委員會的自治等。媒體亦有高度的偏向性(指偏向友好特定政黨或候選人),學術和宗教的自由度下降。印度政府甚至使用煽動、名譽毀損、反恐等法條,例如使用《非法行為(預防)法》(Unlawful Activities (Prevention) Act.),以噤聲反對者,如印度人民黨執政後,有7,000多人因涉嫌煽動而被起訴,「大部分被告是對執政黨的批評者」。

印度遭逢新冠肺炎(COVID-19)肆虐期間(現在疫情依舊嚴重),至少有55名印度記者因報導印度政府對疫情危機的反應,面臨警方的「威脅」。

民選倘若走到演變成專制的境地,甚或成為專制的幫兇,問題不必然出在選舉及其制度設計,而是社會失去監督和制衡政府的機制,整體環境基本利於政府,如媒體作為人們獲取資訊的主要載體,倘新聞播送出現對政府的袒護、特定政黨的偏愛,新聞自由、資訊流通受限,或將提供藴育專制的溫床。

政治學者米爾斯海默(John J. Mearsheimer)曾於其著作《為什麼你的政府會說謊?揭開7種政治謊言背後的真相》,明言政府有理由「說謊」,亦有「說謊」傾向。當我們綜觀古今的專制國家,何者非以部分或全部謊言堆砌權力高塔?

照片來源:Pixabay、CNEWS資料照片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民選專制!?2-2】國民黨控民進黨專制獨裁 台灣政治的極化對決

台海戰事/前國防部長:習近平不輕易開啟兩岸戰端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