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團體前往臺東慈濟環保教育站實做體驗

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志工6月18日來到臺東慈濟環保教育站,以身體力行為地球出一份力。
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志工6月18日來到臺東慈濟環保教育站,以身體力行為地球出一份力。

推動有機農業的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志工6月18日來到臺東慈濟環保教育站,以身體力行為地球出一份力。福智臺東教室慈心窗口徐秀明老師說,每個人對環境是有一份責任,人人出一份力,減緩氣候危機,感恩慈濟環保志工細心分類,讓塑膠製品能重複再利用。

慈濟師姊說明回收廢棄物,分類清洗後可再造第二生命。
慈濟師姊說明回收廢棄物,分類清洗後可再造第二生命。

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福智臺東教室慈心窗口徐秀明帶領十二位志工,6月18日來到臺東慈濟環保教育站,慈濟志工張漢倫分享:1990年證嚴上人呼籲垃圾減量、資源回收,愛護我們的地球是責任也是使命。慈濟志工除了彎腰做環保,挺身更要說環保,環保教育很重要,期待向下扎根,將環保意識落實日常生活中,對大地疼惜,減緩地球暖化的速度。

徐秀明老師帶領十二位志工一同加入環保分類。
徐秀明老師帶領十二位志工一同加入環保分類。

張漢倫分享曾在過年期間帶小孩來幫忙分類,他的小孩看到眼前的回收物及聞到味道,一時不知如何著手,問:「媽媽你們為什麼不找專人來做分類?」張漢倫教導他的小孩:這個「專人」就是自己。張漢倫說:清淨在源頭,慈濟環保站的回收物都是環保志工到各定點載回,然後再一一做分類,慈濟在全臺灣各地的環保站,都可以看到許多白髮蒼蒼的長者,他們做環保心疼大地,也為了以後的子孫的環境,更因為在環保站找到被回收利用的價值,天天做的歡喜,所以我們要疼惜環保老菩薩,環保站是一個修福慧的場所,心裡開心,身體就健康,把愛惜物命的環保回收精神,透過身教的方式傳承下去。

依據顏色分類、移除屬於不同材質的瓶蓋及瓶環,不得馬虎。
依據顏色分類、移除屬於不同材質的瓶蓋及瓶環,不得馬虎。

福智臺東教室慈心窗口徐秀明老師說,福智安排幹部儲訓人課程,內容有淨樹、種樹、蔬食、淨灘、淨街等,減塑環保也是重要的課程之一,現在的氣候變異的如此快速,我們又能為這個地球做些什麼呢?環保不是只有聽取,而是透過身體力行,我們所丟棄的瓶瓶罐罐紙類,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自己無形製造的垃圾,透過實作體驗環保分類能有更深的體悟,每個人對環境是有一份責任,人人出一份力,減緩氣候危機,感恩慈濟環保志工細心分類,讓塑膠製品能重複再利用,可製成一件環保毛毯又成為救人的毛毯,造福更多人。

慈濟師姊說明回收廢棄物,分類清洗後可再造第二生命。
慈濟師姊說明回收廢棄物,分類清洗後可再造第二生命。

臺東慈濟環保志工窗口廖貴興表示,塑膠汙染已是全球問題,現在又到了夏季炎熱氣溫上升的季節,相對的保特瓶回收量也會增加,更是傷害海洋生物、生態與人類健康,我們現在更要做的是減塑也要茹素能減少碳排放量,最根本的是清淨在源頭,共同為地球付出零廢棄行動。

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志工及慈濟志工留影。
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志工及慈濟志工留影。

撰文:羅庭茜,攝影:陳信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