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危機在臺灣:鹿港老街年年「做大水」,排水整治趕不上氣候變遷

彰化鹿港曾為臺灣過去主要商港之一,與臺南府城、臺北萬華並列「一府、二鹿、三艋舺」,在臺灣經濟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其中的鹿港老街見證歷史更迭,古市街內保留了摸乳巷、半邊井、九曲巷、天后宮及多家百年老店。然而,近 20 年來,強降雨導致老街古蹟飽受淹水所害,居民生計也面臨威脅。綠色和平深入鹿港社區,親訪鹿港老街商圈理事長魏秀娟及當地居民,見證氣候變遷、傳統文化,這兩個看似毫不相關的名詞,其中關係,遠比您我想像得更加密切。

「一府、二鹿、三艋舺」這句臺灣人耳熟能詳的諺語,道出鹿港在臺灣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這座古老城鎮保存了「摸乳巷」、「半邊井」等歷史遺跡,呈現臺灣清治時期的河港風貌。

1986 年,街區在整頓後成為臺灣第一個被評定為古蹟保存區的「古市街」。街區內有四家百年老店、一間工藝之家,居民世居於此,彼此熟識,人情味濃厚。

古街與強降雨拚搏:鹿港老街的堅苦卓絕

鹿港老街,這座清朝發跡的港口古街社區,近二十年來遭受極端強降雨的嚴重威脅。根據氣象局定義,80mm 大雨等級,排水差或是低窪地區就容易發生積淹淹水。綠色和平以氣候模型推估,在不積極減碳情境下,鹿港地區四月春雨以及五六月梅雨季大雨(單日降雨超過 80mm)發生日數,30 年後,將從近 20 年的 2 至 4 日,增加為 4 至 6日 (圖表中柱狀圖)。另外,最大單日降雨量,相較歷史觀測較常出現的 80mm 大雨等級,至 2050 年將更常出現 200mm 豪雨等級,甚至 350mm 以上的大豪雨等級(圖表中折線圖)。

和水戰鬥!水災夢魘揮之不去

「這個街區自清朝就是港口,」長期關懷社區的魏秀娟理事長對老街的歷史如數家珍,她不只在老街經營禮品店 15 年,更是負責社區發展的重要人士。

魏秀娟回憶自己 2007 年第一年來到鹿港就遇到「做水災」,身高約 160 公分的她,街道水深及腰,一個月就淹了三次。她秀出當年勘災的照片和影片,「你看,像『塞納河』吧?」魏秀娟苦笑:「巷子裡面、街區裡面,都是滿滿臭水味,」景況慘烈。

鹿港古蹟的觀光亮點「半邊井」,因井的一邊在住家圍牆內、另一邊在牆外而得名,是居民判斷淹水的重要線索。
鹿港古蹟的觀光亮點「半邊井」,因井的一邊在住家圍牆內、另一邊在牆外而得名,是居民判斷淹水的重要線索。

2018 年 7 月,鹿港連續 12 小時下大雨,雨量累積 261mm。街區的重要古蹟「鹿港公會堂」,保留了傳統街屋從前門通到後車巷的古典格局,但是大雨一來,公會堂四周成了一片汪洋,從前庭的埔頭街,一路淹到後院的後車巷。公會堂咖啡廳、沙發和木傢俱都遭殃,店裡的裝飾花布仍留著污水淹過的痕跡。

水災洗禮,在地人練就一身本領

歷經多年淹水「洗禮」的居民,不得不練就一身即時防範強降雨淹水的 SOP。鹿港老街發展促進會創會理事長、麵茶店的二代老闆施先生,為了防止大水入侵,只好在門旁磚牆上鑽孔,自行研發即時防淹設備,用螺絲將塗上防水漆的木板和泡棉釘在在門牆上。

鹿港老街屢次發生水災,居民們不得不練就防水功夫。麵茶店施老闆正將塗上防水漆的木板和泡棉釘在門牆上。
鹿港老街屢次發生水災,居民們不得不練就防水功夫。麵茶店施老闆正將塗上防水漆的木板和泡棉釘在門牆上。

老闆說,鹿港地下水位高,強降雨一來,除了外頭淹水,屋內水壓一高,會從磚縫冒出形成「室內噴泉」。大雨來的時候,進出都要從左右的窗戶,以防雨水直接從門口淹入室內。

2018 年後,鎮公所較積極整治,建了抽水站、互相通報、請里長去開抽水馬達等措施,​​讓淹水情形有所改善。魏秀娟認為,公部門有積極的防護措施、提前防備,能讓社區的人比較有安全感。而有十多年在地治水經驗的洛津里里長黃文秋認為,如今抽水基礎建設比以前好上許多。截至訪問時間 2023 年 3 月底,鹿港溪旁設有價值 6 千多萬建置的文開抽水站,每 9 分鐘可以抽走一個游泳池的水量。

然而,在 2023 年 4 月 20 日清晨 5 點、上午 8 點,強降雨再度襲擊鹿港老街,截至中午,鹿港鎮當日累積雨量達 203.5 毫米,水淹 50 公分高,抽水站也抵擋不了這波 4 月份的強降雨。2018 年的夢魘席捲而來,出乎預期的即時強降雨,使鹿港老街的店家猝不及防,許多店家與住家都淹水了,損失慘重。

 「守住家園,這是我們的使命。」

2023年4月強降雨過後,鹿港老街再度成為水鄉澤國。圖中魏秀娟站立之處,水深及膝。
2023年4月強降雨過後,鹿港老街再度成為水鄉澤國。圖中魏秀娟站立之處,水深及膝。

魏秀娟希望政府能夠重視鹿港淹水的問題,如同施先生受訪時說,「守住家園,是我們的使命」,淹水對老街人來說不僅是歷史創傷,更是對未來的恐懼。魏秀娟希望老街在氣候危機下仍能夠被保存,被人們當作家園、時光隧道,長長久久地經營下去,但氣候變遷助長的極端氣候事件,卻令居民們安居不易。

除了興建抽水站、添購移動式抽水機,以及依賴地方民眾自發的防洪措施外,綠色和平呼籲政府應該考慮更全面的防洪都市計畫,包含蓄洪池與排水管路的規劃,同時推動預警、疏散、避難及社區自主的防災概念,並納入智慧防汛的網路科技,應用即時的資料收集與串聯,提升氣象預報和預警能力,回應老街居民生活和經營的需要。

文化地景展現土地與人民的歷史與風情,也彰顯了臺灣文化的多元性及獨特性,見證歲月更迭的鹿港老街是眾多傳統鄉鎮的縮影,然而這些彌足珍貴的記憶,正受氣候變遷衝擊。

綠色和平呼籲重視氣候治理,化氣候危機為轉機

綠色和平專案主任張皪心與鹿港老街商圈理事長魏秀娟、立法委員謝衣鳳,共同探討氣候變遷對臺灣人文地景的影響,並呼籲2024總統候選人應提出具體淨零政策,保護臺灣傳統文化,回應民眾的急切需求。
綠色和平專案主任張皪心與鹿港老街商圈理事長魏秀娟、立法委員謝衣鳳,共同探討氣候變遷對臺灣人文地景的影響,並呼籲2024總統候選人應提出具體淨零政策,保護臺灣傳統文化,回應民眾的急切需求。

綠色和平深入臺灣不同文化的社區,歸納出備受氣候變遷影響的民眾經驗,於 2023 年 6 月 19 日發布研究報告《氣候危機在臺灣:消逝中的文化四景》,提出三大解決方案:

  1. 打造多元綠能: 發展地熱、氫能、海洋能、小水力等再生能源技術並加速商業化,配合儲能設備,完善法制配套、增加開發誘因,加強在地溝通建立夥伴關係。

  2. 提升淨零軟實力: 從建築、交通、大型活動等生活層面著手,建立大眾容易親近的淨零示範、指引與資訊交流平臺臺,並投入綠色工作輔導,讓調適和減碳落實日常生活中。

  3. 保護自然碳匯: 加強森林和海洋保育,禁止濫墾濫伐、通過海洋保育法,復育管理海洋與濕地等自然碳匯,保護生物多樣性,調適氣候變遷。

面對下一個十年,現在就是關鍵。邀請您即刻加入連署,與綠色和平一起呼籲 2024 年各政黨總統候選人,將氣候治理列入優先政見,以積極具體的環境政策及行動,扭轉臺灣珍貴傳統文化消失的命運,也讓數千萬生活於這座島嶼上的人民,有更加安全、宜居的未來。

延伸閱讀:

The post 氣候危機在臺灣:鹿港老街年年「做大水」,排水整治趕不上氣候變遷 appeared first on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 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