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目標欲實現 科學家寄望美國變天與中國承諾

溫室氣體、全球暖化、碳交易、碳排放、氣候變遷。(pixabay圖庫)
溫室氣體、全球暖化、碳交易、碳排放、氣候變遷。(pixabay圖庫)


2015年12月通過的巴黎氣候協定,訂定全球氣溫比工業革命前上升不超過攝氏2度,並爭取控制在1.5度之內的目標。這個目標至今仍偏離軌道。但科學家表示,美國領導人可能改變,加上中國雄心勃勃的新減排計畫,以及歐洲的「綠色復甦」,如果這些宣示都能完成,氣候目標仍有望達成。

歐洲中國做承諾 美國可能變天

美國將於11月3日舉行大選。依據目前民調,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拜登(Joe Biden),可望打敗氣候變遷懷疑論者、現任共和黨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拜登已經宣示,如果當選,將設定美國在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放(碳中和)的目標。

中國家主席習近平22日在聯合國大會發言時宣布,中國碳排放將於2030年達到高峰,並在2060年達成碳中和。習近平宣示的這項承諾,被譽為過去5年來全球氣候政策最重要的里程碑,因為中國是全球碳排放最高的國家,經濟仍在高速發展,要達成碳中和,任務十分艱巨。

至於歐洲聯盟(EU),根據由3個歐洲獨立研究團體組成的「氣候行動追蹤」(Climate Action Tracker)最新分析報告,歐盟已經同意,在其數量可觀的俗稱武漢肺炎的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刺激復甦計畫中,至少有30%的經費將用在氣候行動上,以朝著實現自己的碳中和目標前進。

全球63%致力減排 氣候目標有望達成

德國「新氣候研究所」(New Climate Institute)的科學家赫納(Niklas Hoehne)表示,美國、中國、歐盟三大減排目標,再加上一些小國家的宣示,將使全球63%的國家致力於減少碳排放、朝限制氣溫上升在攝氏1.5度以內的目標前進。

新氣候研究所是「氣候行動追蹤」的成員之一。赫納在剛落幕的「紐約氣候週」(New York Climate Week)線上高峰會中表示:「這是一個巨大的數字,和我們過去所看的截然不同。」

赫納說,如果美國的政策真的改變,加上歐洲聯盟和中國的承諾,「就真的存在成功的希望」。

根據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近200個國家同意一起努力,讓地球氣溫的上升幅度,控制在與工業革命前相比最多攝氏2度內的範圍,並且努力追求升溫幅度在攝氏1.5度內的更艱難目標。

科學家表示,讓地球升溫控制在該標準之下,將有助避免氣候變遷所造成的一些最壞的預期影響,包括惡劣天氣、海平面上升、被迫遷徙增加,以及糧食和食物短缺等。

經濟刺激計畫 應多關注氣候變遷

各國的COVID-19復甦計畫中,對於環境保護的投資金額,讓部份人感到失望。

根據對中國、歐洲聯盟、印度、美國和南韓共106項經濟復甦政策的分析發現,只有歐洲聯盟和南韓的計畫中涵蓋了具氣候效益的支出。

分析指出,中國的經濟刺激方案,關於環境的綠色和「紅色」措施模糊不明,恐怕會妨礙氣候行動;至於印度的部份政策則潛藏著傷害,例如計劃開設40個新煤礦。

分析也顯示,美國的刺激方案最大一部份竟然是對化石燃料業提供援助。

設在德國的非營利研究機構「氣候分析」(Climate Analytics)首席氣候政策分析家拉馬洛普(Deborah Ramalope)表示:「整體情況看起來並不樂觀。」

根據另一項指標顯示,分析刺激方案關於氣候行動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支出顯示,在20國集團(G20)中,只有4個國家的復甦計畫對大自然和氣候有淨正收益。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財務倡議」(Finance for Biodiversity initiative),以及設在英國的「生動經濟學」(Vivid Economics)研究人員指出,整體而言,20國集團的經濟刺激方案支出超過12兆美元,其中9%的經費將會被用在破壞環境的措施,只有5%是對環境有利的。

「氣候行動追蹤」研究人員表示,有問題的刺激措施,包括對骯髒能源企業提供無條件的紓困,降低燃料效益標準,以及取消再生能源的招標等。

地緣政治改變 科學家持樂觀態度

赫納指出,全球而言,大約1%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投資在綠色科技和基礎建設,但要使地球上升溫度控制在攝氏1.5%之內,這個數字必須每年提升1.2%。

赫納說,為重啟因COVID-19停滯的經濟所投入的數以十億計美元經費,如果能多一些用在環境政策上,就能達成以上的目標。

「氣候分析」的科學家黑爾(Bill Hare)表示,他對中國將履行實現碳中和的新承諾,充滿信心。他指出,北京「通常是在有意願實現目標時」才會對外做出宣布。

黑爾更表示,過去中國在海外支持擴大燃煤發電廠而飽受批評的狀況,也有可能翻轉,因為「一帶一路基礎建設倡議」,增加了對再生能源的投資。

赫納也指出,地緣政治改變,使他對達成全球氣候變遷目標,越來越樂觀,「這一切都需要有具體行動…而現在,我充滿希望」。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