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會加劇流行病並引發大流行嗎?

文 / 攝影  山巨源
儘管世界已從新冠肺炎 (COVID-19) 大流行中恢復過來,但另一場危機仍在以比預期快得多的速度加劇。氣候變化正在主宰我們的生活並造成嚴重的痛苦。世界各國都在極端事件造成的破壞中掙扎求存。他們正在努力控制野火,重建被洪水損壞的道路和房屋,並學習如何在更炎熱、更危險的世界中生存。然而,還有一個被忽視的新威脅——氣候變化與傳染病之間的相互作用。一項綜合薈萃分析顯示,氣候變化可能會加劇 50% 以上的已知人類病原體。不幸的是,這種情況現在正在發生。發表在最新一期《科學》(Science) 的<氣候變化會加劇流行病並引發大流行嗎?>(Will climate change amplify epidemics and give rise to pandemics?)對此提出有力的說明。
引發另一場大流行病並不是問題,而是什麼時候發生的問題
自上一次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冠狀病毒  (SARS-CoV-2)(即 omicron 變種)大流行以來不到兩年,一系列病原體突然出現。有些病毒並不為人所知,例如mpox和基孔肯雅病毒;其他的則幾個世紀以來就已為人所知,例如霍亂弧菌(引起霍亂)和瘧原蟲寄生蟲(引起瘧疾)。甚至有可能,隨著氣候持續變暖,目前尚不存在免疫力的永久凍土中凍結的病原體可能會釋放出來。這種想法可能被認為是危言聳聽。有些人可能認為氣候變化和流行病都不是真實的,或者兩者都會過去。然而,有大量證據表明氣候變化正在加劇疾病的爆發和流行病而且此類事件是否會引發另一場大流行病並不是問題,而是什麼時候發生的問題。
氣候危害可以通過多種方式直接或間接地加劇傳染病。其中包括溫度緩慢上升;環境條件的變化增加了蚊子、囓齒動物和蜱蟲等疾病媒介的傳播;洪水等極端事件的突然出現,污染了飲用水源,引發了攜帶和傳播病原體的人類和動物流離失所。
溫度的緩慢升高逐漸改變疾病傳播的可能性
隨著環境條件變得更有利於某些疾病媒介,溫度的緩慢升高逐漸改變疾病傳播的可能性。例如,虎蚊(白紋伊蚊)在歐洲南部的出現頻率不斷增加,並助長了新的病毒爆發。去年,一名英國婦女在法國旅行時感染了蚊媒登革熱病毒。今年,巴拉圭意外大規模爆發基孔肯雅病毒感染確診病例超12萬例。巴拉圭以前從未經歷過這種病毒的大規模爆發或死亡事件,但這次事件造成了46 人死亡,其中包括新生兒,並隨著病毒傳播到所有省份而對該國造成了嚴重的健康破壞。此次疫情爆發恰逢巴拉圭歷史上平均氣溫最高的時期。南歐類似的氣溫升高也與2017 年意大利的基孔肯雅熱流行以及目前法國登革熱病毒感染的增加有關。耶魯大學全球健康研究所所長薩阿德·奧馬爾表示,“隨著全球氣候變化,更多地區——甚至那些遠離赤道或海拔相對較高的地區——變得適合蚊子生存。” 此番言論是針對今年德克薩斯州和佛羅里達州首次出現當地瘧疾病例而發表的。
傳染病的傳播,此類災難可能會升級
極端氣候事件和災害也導致流行病增加。這些通常會在幾天或幾週的時間範圍內發生,可能會讓地區和國家措手不及。如果隨之而來的是傳染病的傳播,此類災難可能會升級。2022年和2023年,兩次致命的霍亂疫情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第一次發生在巴基斯坦,發生嚴重洪水後,造成數十萬人感染。令人震驚的是,巴基斯坦出現的菌株與馬拉維歷史上最致命的霍亂疫情有關。儘管馬拉維通常每年登記數百名霍亂患者,但確診病例為 57,414 例,確診病例為 1,733 例。 2022年至2023年期間死亡人數高達3%。據馬拉維無國界醫生組織的報告,此次疫情的死亡率高達3%左右,震驚了國際醫學界。
值得注意的是,在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中,人、動物和貨物的流動可能進一步加劇氣候變化和流行病的挑戰。正如 SARS-CoV-2 變種的快速傳播所證明的那樣,儘管有嚴格的旅行禁令,但高度傳播的病原體仍可以輕鬆跨境。這意味著,如果傳播條件合適,病原體可能會在未被發現的情況下到達並引發流行病。例如,2017年意大利爆發的基孔肯雅病毒可追溯到印度的指示病例。氣候變化還會促使人口遷移,導致與野生動物更多的互動,並增加病原體外溢的風險。由於厄爾尼諾事件(一種導致東太平洋表層海水變暖的氣候模式),科學家預計 2024 年將是更加溫暖的一年。這可能會在世界某些地區造成嚴重干旱,從而可能刺激大規模移民。
氣候變化會加劇流行病並引發大流行嗎?
氣候變化與傳染病之間的聯繫應該呼籲科學家和政府採取行動,評估氣候變化對流行病和大流行病不可避免的影響的風險。對氣候災害的應急響應應自動包括減輕疫情爆發的公共衛生行動。此外,衛生系統應適應不斷變化的疾病傳播模式以及人、動物和貨物的全球流動。所有這些努力都需要針對氣候變化和流行病預防的交叉領域提供資金。例如,這種情況在CLIMADE 聯盟中已經開始發生。但國際社會需要採取這種心態。氣候變化會加劇流行病並引發大流行嗎?如果世界靜止的話,那麼肯定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