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恐導致人類「集體失明」!研究:紫外線會損傷角膜、晶狀體

記者林兪彤/綜合外電報導

氣候變遷對人體的影響有多大?加拿大的研究人員最近發現,氣候變遷對人類的影響不僅僅局限於環境方面,甚至可能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尤其是對人類最寶貴的視力方面。這是因為氣候變遷導致紫外線增強,而增強的紫外線會嚴重損害人類的角膜、晶狀體和視網膜,嚴重情況下甚至可能導致失明。

研究發現,增強的紫外線會嚴重損害人類的角膜、晶狀體和視網膜,嚴重情況下甚至可能導致失明。(示意圖/Pexels)
研究發現,增強的紫外線會嚴重損害人類的角膜、晶狀體和視網膜,嚴重情況下甚至可能導致失明。(示意圖/Pexels)

據《每日郵報》報導,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生命週期衰老研究所所長湯姆森(Esme Fuller-Thomson)是這項研究的聯合作者之一,在調查美國所有50個州170萬人中視力問題發生率的過程中,他們發現生活在溫暖地區的人患嚴重視力損害的可能性高達近50%,相比之下,生活在較涼爽地區的人的風險較低。

這項研究報告已刊登在醫學期刊《眼科流行病學》上。研究參與者可能患有的疾病包括白內障(眼睛的晶狀體變得混濁,是美國最主要的失明原因之一)、青光眼(視神經受損)以及結膜炎(由於刺激或感染導致眼睛內襯的炎症)。

研究調查發現,與生活在平均溫度低於攝氏10度(如紐約和緬因州)的州相比,生活在平均溫度超過華氏15.56度(佛羅里達州、德克薩斯州和喬治亞州)的州的居民所面臨的風險反而偏高。而長年生活在平均年溫度在攝氏12.78度至15.55度之間的地區(如弗吉尼亞州、肯塔基州和加利福尼亞州)的人患視力問題的可能性增加了24%。

至於陽光的增加會對視力帶來何種傷害,多倫多大學在研究報告中提出了多種理論,他們認為,來自陽光的增加導致了晶狀體和眼睛其他部分的更多損傷,增加了白內障等疾病的風險。此外,他們還認為高溫環境會增加一些感染性疾病的發展,例如真菌性角膜炎。此外,在溫暖的天氣中,空氣中的污染物也會增加,這可能導致人類眼睛受到損害。

研究人員認為,如果推論沒有錯誤,那麼氣候變遷導致的全球氣溫上升將會有嚴重影響,可能導致大量人群受到眼疾困擾,甚至有失明的可能性。報導還指出,目前全美每年有超過2400萬人飽受白內障之苦,這也是眼睛方面最常見的嚴重問題。

更多FTNN新聞網報導
17縣市亮高溫燈號 中午前後紫外線達過量至危險級
好市多起司驗出致癌物 是否因此「退會員?」引網路熱議
「人生勝利組」需注意 唐綺陽警告:生活與思想通透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