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敲警鐘 地球永續謀對策

長年來,氣候變遷跡象,在世界各地接連上演。這個月初,南臺灣,更在西南風帶來的水氣,以及颱風引進的西南氣流轟炸之下,連續性豪大雨,降在都市和山區,造成人民財產嚴重損失。探討國家水環境永續,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邀請多位專家學者座談,凝聚更具建設性的倡議。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召集人 陳宜民:「這樣子的災害,其實是重複地一直在發生。」

強盛西南氣流,從七月底到八月中,降下猛烈雨勢,平地大淹水,山區洪水嘶吼,家園嚴重損毀,居民無語問蒼天。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 胡思聰:「其實應該從我們最近,這十幾二十年 很多的洪水案例,去發現說 其中有哪些東西,是可以被我們很多大數據檢視出來,我們應該從這個上游端去改善。」

全球氣候變遷,導致連日暴雨強襲台灣,相關農林漁牧產品毀損金額超過四億多,面對未來的水環境建設以及治理,需要更前瞻的積極調整。

台大土木系教授 李鴻源:「尤其在雙北 我們一個工程,大概80%的工程款是拿來買土地的,真正拿來做(滯洪)工程的錢是不多的,那你今天要再用,你要這麼多的土地款,事實是很難達到我們要的效果,所以治水的問題,根本不在工程技術 在國土規畫。」

台大地質系教授 魏國彥:「台灣的天災是複合性的,強降雨 土石流 地震交互發生,世界銀行曾經發過報告,台灣發生天災的機率,是最高最大的。」

隨著氣候變遷加劇,帶來的紅色警戒,如何降低二氧化碳等等溫室氣體排放,更是國家永續發展,不可或缺的一環。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太平洋高壓影響 各地天氣晴朗穩定
青年線上伴學 大小朋友暑期不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