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調適行動草案公聽會 學者:過於強調穩定反失韌性

亞洲近日暴雨成災,韓國的豪雨更造成數十人喪生。極端氣候造成的災難已非個案,如何落實調適工作也成為各國課題。環保署於去(2022)年邀內政部等16個部會擬訂「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方案(112-116年)」草案,推出八大項、125個行動計畫。隨著今年《氣候法》上路,國發會要求各部會依新法中《調適專章》重新檢討修正草案。

環保署近日舉行「易受氣候變遷衝擊領域行動方案」公聽會,台北場於20日登場。專家學者聚焦國內夏季高溫、乾旱等調適課題。

熱到受不了 學者建議研擬高溫停工標準

夏天越來越熱,未來高溫只會再創紀錄,戶外工作者面臨更大熱傷害風險。衛福部表示,將加強宣導因應極端天氣傷害的自保能力,包含推出「樂活氣象APP」為民眾預警冷、熱傷害,製作預防熱傷害宣導影片及文宣等。

銘傳大學都市規劃與防災學系副教授石婉瑜指出,衛福部應與勞動部共同就極端高溫研擬工時調整、限制連續工時,同時結合中央氣象局的高溫預警,設置在不同燈號下應限制工時或停工等標準。

窮盡找水之極限 學者提醒:「不確定性」是氣候變遷最重要因素

年均氣溫增高,用水需求隨之增加。經濟部以「確保供水穩定」及「強化供水韌性」為調適主軸,內容包括更新改善既有供水設施,在2036年前每日增加30噸水源等。

不過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教授廖桂賢認為,「不確定性」是氣候變遷最重要的因素,各部會卻沒有對此做回應。面對旱災,政府部門強調要增加水源及穩定性,但是「越穩定越沒韌性」,若不斷設法增加用水穩定性,反而無法讓人民意識極端氣候難以避免,不能提升對於極端氣候的韌性。

廖桂賢也指出,政府面對淹水只是不斷強化防洪工程、提出越來越多水泥解決方案,然而這樣的調適反而本末倒置,帶來更高碳排放量。

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教授廖桂賢認為,面對旱災,政府部門強調要增加水源及穩定性,但是「越穩定越沒韌性」。圖片來源:Unsplash
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教授廖桂賢認為,面對旱災,政府部門強調要增加水源及穩定性,但是「越穩定越沒韌性」。圖片來源:Unsplash

部會報告、民眾發言時間不足 意見徵詢期過短挨批

環保署自7月起一連召開北、中、南三場公聽會。不過,台北場4小時的公聽會中,各部會僅有約15分鐘報告,登記民眾也只有3分鐘發言時間。荒野保護協會棲地守護部議題專員黃嘉瑩認為部會報告時間過短,無法了解盤點出這些行動計畫背後的方法學,很難真正取信於民。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也指出,修正方案制訂過程中未曾舉辦公聽會,意見徵詢期也僅一個月多,應延至8月底才有更多討論機會。

此外,調適方案也有跨部會整合不足的問題。民進黨立委洪申翰認為,目前各部會面對調適工作仍採取像過去一樣「切蛋糕」、「交作業式」等各自為政的做法。洪申翰指出,環保署應協助各部會建立橫向及垂直連結,橫向包括媒合解決部會間問題的機制,垂直則應串連中央、地方及社區,避免資源出現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