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到中風是真的 醫籲控制三高、適度運動

腦中風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第四名,北醫神經外科醫師陳淑美表示,年紀、「三高」都是腦中風的危險因子,腦中風好發於冷熱突然變化、血壓瞬間飆高降低時,因此,情緒不穩確實可能會「氣到中風」,控制「三高」、適度運動是遠離腦中風的最佳方式。

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11日晚間餐敘時突然倒下,立即送醫後確定為出血性腦中風,緊急開刀,目前仍在加護病房觀察;藝人納豆今年初也因出血性腦中風住院開刀。

北醫神經外科醫師陳淑美表示,腦中風主要分為梗塞型及出血型兩類,其中又以梗塞型居多,佔7、8成;梗塞型主要是血管阻塞,視阻塞位置與範圍,會出現不同症狀,出血型主要是腦出血,但也有一小部分是蜘蛛網膜下腔出血。

陳淑美指出,腦中風的危險因子包括「三高」與年紀,好發時機點為天氣冷熱交替或血壓控制不良時,所謂「氣到中風」的確有可能。她說:『(原音) 出血型的大部分以出血,所以他血壓瞬間很高,有時候是情緒不穩的時候,血管突然間就爆掉,也是有這個風險性,時機點有可能是這樣子。另外,就是天氣變化,或是有人自己體溫瞬間變化,像是有人冷天時洗熱水澡,也有可能有出血點的時機。』

陳淑美進一步指出,出血型腦中風主因是血管彈性不佳造成破裂,而導致血管彈性不佳的原因包括高血脂,由於有血油卡在血管壁,造成粥狀動脈硬化,血管因此脆化、彈性變差,若是高血壓或粥狀動脈硬化引起的出血性腦中風,通常出血的血管較大條且深,像是較常見的基底核腦出血或小腦出血;另外,高齡長者也常見類澱粉酶沉積的血管性病變,主要出現在周邊細小血管,因此出血位置較靠近大腦皮質。

陳淑美表示,如果血塊位於大腦半球,且面積大到導致腦中線偏移,壓迫到腦幹,就必須開刀;若血塊不大,但壓迫到腦脊髓液的循環,造成水腦症,則須進行腦脊髓液引流手術。她強調,避免腦中風的最佳方式就是控制三高、適度運動,並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多數中風患者曾出現小中風 專家:5徵兆要注意
情緒起伏過大 當心誘發「心碎症候群」
「腦中風紅色警報」評估表 任3項異常就是高危險族

更多相關新聞
中風逾20天仍昏迷 蔡炳坤幕僚:盼大家持續集氣
蔡炳坤目前仍陷昏迷 業務暫由祕書長接管
蔡炳坤腦中風!遭影射「喝高檔威士忌」 北市府回應了
柯文哲盼蔡炳坤平安過關:等他醒來才知後遺症有多少
腦中風6大跡象「視線模糊」就是其中之一! 曝吃太鹹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