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專家李富城自曝「輕微失智」!不只記憶力減退,10大前兆別輕忽

氣象專家李富城,過去曾任中華民國空軍氣象官、空軍氣象中心副主任,退役後更先後於TVBS、中視、民視、公視、壹電視等多家電視台播報氣象。如今雖已退休,但仍不時於社群平台分享氣象資訊。然而,今(12)日李富城卻於臉書發文自曝有輕微失智的傾向,震驚外界。  李富城於臉書上透露,這兩年來因喪偶加上疫情封閉影響,感覺自己正在走向憂鬱及自閉,再加上年齡漸長,自己出現了「輕微失智」症狀。而為了突破現況及減緩病症,他決定先從恢復正常的生活開始,並表示自己:

「試著想邁出第一步,不依靠別人,就我自己,我相信我能做得到。」

台灣失智症盛行率調查:65歲以上每20人有1人罹患失智症

根據國健署委託台灣失智症協會進行由民國100年至101年底的全國失智症盛行率調查,台灣65歲以上長者輕度以上失智症患者共414人,其盛行率為4.97%,即65歲以上老年人20人中1人罹患失智症,推估全國65歲以上老年人罹患失智症者共近13萬人。

若依五歲年齡區分,65-69歲人口失智症盛行率為2.98%,70-74歲人口失智症盛行率為2.85%,75-79歲人口失智症盛行率為6.72%,80-84歲人口失智症盛行率為11.6%,85-89歲人口失智症盛行率為20.31%,90歲以上人口失智症盛行率為34.08%。

失智症並不是正常老化現象!出現10大警訊速安排就醫

但要怎麼區分失智症和老化的差異呢?失智症並不是正常的老化現象,很多人誤以為人老了記憶力減退、判斷力變差或減弱是正常現象,因而忽略帶家中長輩就醫。

國健署指出,失智症(Dementia)不是單一項疾病,而是一群症狀的組合(症候群),由各種可影響記憶、思考 、行為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大腦病症導致而成。一旦發生除會有記憶力減退外,還會影響到其他認知功能,包括思考 、語言能力、空間感、判斷力及注意力等,同時可能出現干擾行為、妄想或幻覺等症狀,嚴重程度不僅足以影響其人際關係與工作能力,就連日常生活能力也可能因此大幅降低。

因此,國健署也列舉10項失智的警訊,提醒民眾多加留意,若親友出現以下症狀,務必前往醫院神經內科或精神科門診檢查,確定是否罹患失智症。

失智症10大警訊 1.記憶力減退到影響生活:常常重複發問、重複購物,容易忘記近期發生的事。

2.計畫事情或解決問題有困難:無法處理每個月都在管理的帳單。

3.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物:例如數學老師對於加減算數常出錯。

4.對時間地點感到混淆:在自家周圍迷路而找不到回家的方向。

5.有困難理解視覺影像和空間的關係:例如誤認鏡子中的自己是另一個人。

6.言語表達或書寫出現困難:例如忘記用來寫字的工具叫筆。

7.東西擺放錯亂且失去回頭找的能力:例如拖鞋放在被子裡、衣服放到冰箱裡找不到。

8.判斷力變差或減弱:例如過馬路不看紅綠燈。

9.從職場或社交活動中退出:變得比較被動,對各項活動及嗜好失去興趣。

10.情緒和個性改變:易出現不尋常生氣或激動反應、疑心病重、口不擇言等。

失智症病程: ●初期:認知功能輕度障礙,日常生活尚可自理,外觀無異狀。

●中期:認知功能中度障礙,出現明顯精神行為症狀,日常生活需要協助。

●晚期:認知功能嚴重障礙,需完全仰賴他人照顧,外觀顯呆滯。

降低失智風險先從護腦強心做起

而想要降低失智發生風險又該怎麼做呢?國健署表示,預防心血管疾病是關鍵之一!腦中風或慢性腦血管病變,會造成腦部血液循環不良,導致腦細胞死亡造成智力減退的血管性失智症,是造成失智症的第二大原因。 因此,預防心血管疾病,可以有效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並同步分享有助遠離心血管疾病和憂鬱的具體方式:

●預防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

●預防憂鬱

●預防失智要運動、要參與、要動腦

1.要增加腦部活動

2.要增加身體活動

3.要增加社會參與

●不菸不酒不偏食不吸菸

1.不吸菸

2.不喝酒過量(減少酒精的攝取)

3.不偏食(均衡適量飲食習慣)

參考資料:

台灣失智症盛行率調查,我國65歲以上長者為4.97%

「認識失智症」

失智症十大警訊

預防失智快行動

※本文由《健康遠見》授權提供:https://health.gvm.com.tw/
更多健康資訊,歡迎追蹤《健康遠見》官方臉書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gv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