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署升級全臺雷達網 提高天氣預報準確度

記者郭曉蓓/臺北報導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21)日在行政院會聽取交通部「氣象雷達新視界」報告後表示,中央氣象署近年來積極更新升級全臺氣象雷達網,提升雷達預警能力及降水預報準確度,請交通部督導氣象署持續創新、導入最新科技,透過跨機關緊密合作,整合相關資訊,提供即時精準的氣象資訊。

交通部報告指出,氣象署為持續擴展雷達監測範圍,強化現行雷達觀測網整體監測能力,已於民國112年將善於監測大範圍降水的S波段雷達,全面更新為雙偏極化氣象雷達,可提供雷達所在地半徑460公里範圍內,每6至8分鐘、解析度1公里的天氣資訊。

交通部表示,繼南部(林園)降雨雷達站、中部(南屯)降雨雷達站、北部(樹林)降雨雷達站建置之後,預計於114前半年再完成雲嘉南(湖山水庫)、宜蘭(蘇澳)降雨雷達站,組成5座觀測距離150公里的C波段防災降雨雷達網,結合原有氣象雷達觀測網,可提供每2分鐘、解析度250公尺的天氣資訊,提高都會區及易淹水區域降雨量估計的準確度。

此外,行政院4月核定「金馬雷達建置暨即時災防預警推升計畫」,將分別於116、118年前完成觀霧及觀雨雷達建置,除可提升金馬及海峽雷達覆蓋率外,更可提升西部及海峽上游劇烈天氣的早期預警時效,並強化夏秋與冬春季節交替期間常發生的濃霧的監測能力。

卓揆表示,臺灣位處於特殊的地理環境,每年常受颱風、強降雨、洪水等天然災害影響。面對極端氣候威脅,氣象雷達是提升監測與即時預警作業的重要觀測設備,交通部中央氣象署近年來積極更新升級全臺氣象雷達網,提升雷達預警能力及降水預報準確度,殊值肯定。

卓揆強調,氣象署推動「金馬雷達建置暨即時災防預警推升計畫」,完備國土雷達網的部署,有助於擴展雷達監測範圍及加強整體監測能力,請氣象署持續積極辦理,以期發揮離島及西部劇烈天氣更早預警,提升濃霧監測預警能力,及短時強降雨預警的效果。他也請交通部督導氣象署持續創新、導入最新科技,提供即時精準的氣象資訊,讓國人享有更安全、更美好的生活。

交通部今日於行政院會實施「氣象雷達新視界」報告。(記者郭曉蓓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