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中毒後遲發性神經病變喪失自理能力 高壓氧治療獲新生

患者進行了8周40次高壓氧治療後,認知功能、行為能力明顯改善。(圖:童綜合醫院提供)
患者進行了8周40次高壓氧治療後,認知功能、行為能力明顯改善。(圖:童綜合醫院提供)

47歲葉姓男子,去年底獨自在密閉空間燒炭取暖,造成一氧化碳中毒,被家人送醫搶救治療,住院5天後康復出院。但出院1個月左右,竟然出現意識改變、無法言語、走路不穩、動作遲緩、認知障礙等,甚至連大小便都失禁,無法與其他人進行互動交流,家人將他送到童綜合醫院,檢查後發現患者罹患了遲發性神經病變,會診高壓氧中心進行高壓氧治療後,認知功能、行為能力明顯改善,大小便也都能夠自理,陸續再進行了多次高壓氧治療,讓患者盡快恢復正常。

高壓氧中心吳繼瑩主任說,評估後進行一周5次,一次約90分鐘,一共進行了8周40次高壓氧治療後,患者認知功能、行為能力明顯改善,不僅能與人對談,大小便也都能夠自理沒有問題,後來依家屬需求,再陸續進行了16次高壓氧治療,讓患者盡快恢復正常。

吳繼瑩主任指出,遲發性神經病變是一氧化碳中毒後所產生的少見後遺症,通常發生在一氧化碳急性中毒康復後的第2到40天內。高峰期大約出現在第2週。主要特徵為精神與神經症狀,比如出現憂鬱、語言障礙,認知功能退化,情緒異常。運動失調,類帕金森氏症等。個案表現出典型的認知退化、步態不穩、動作遲緩、溝通障礙、社交退縮與大小便失禁。目前這種遲發性神經病變發生的原因不明,一般相信是因為一氧化碳中毒之後,產生廣泛性的發炎反應導致腦白質髓鞘被破壞。

高壓氧治療是將病人置於高壓艙內,經加壓大於1大氣壓,以高濃度、短時間、間斷性氧氣呼吸治療法,讓病人吸入100%氧氣,以提高血中及患部組織含氧濃度以達到治療的目的。研究發現,高壓氧除了改善組織氧合,更有修復神經,改善發炎,活化幹細胞等效果。個案因為及早發現並能持之以恆的天天治療,終於逐漸恢復行為能力,並重拾正常生活。

童綜合急診部魏智偉主任表示,急診常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需要進行高壓氧治療,為了緊急搶救治療需求,在108年將高壓氧治療納入急診醫師領域,急診擴大醫療服務範圍,因此就能夠24小時都能夠進行開艙給予治療。目前只要各科別有病患需求輔助治療,都可以轉診到高壓氧中心,高壓氧除了可治療潛水後罹患空氣栓塞症及潛水夫病外,也廣泛的延伸應用到糖尿病肢端潰瘍、老人腦功能退化、牙科治療,甚至連長新冠、頸椎損傷、缺氧性腦病變、急性腦中風、創傷性腦病變、美容手術後等適應症也有很大的幫助。

吳肇鑫副院長指出,童綜合醫院在八樓裝設1座6人式高壓氧治療艙,並且在地下一樓配置3台單人高壓氧艙,希望提供病患更多元與舒適的治療環境。未來也將以病人為中心,依照不同需求精進技術,並引進建置各種尖端設備,讓患者獲得更高品質的醫療服務。(張文祿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