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局洄游農村競賽 東華學生團隊入圍數冠全臺

洄游農村豐山社區「豐山大躍進」團隊,讓長輩們也能享受自己種植的功能性蔬食。(東華大學提供)
洄游農村豐山社區「豐山大躍進」團隊,讓長輩們也能享受自己種植的功能性蔬食。(東華大學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農委會水土保持局主辦洄游農村競賽,鼓勵年輕學子以自身創意或所學專長投入農村社區,提升學生對在地認同,也為農村注入新血。第一階段初審全臺大專院校共有五十支隊伍入選,第二階段共同競爭僅二十五組的暑期駐村名額。國立東華大學在管理學院洄瀾共好大學社會責任中心、理工學院能源科技中心與藝術學院團隊輔導下,大放異彩,共有三支團隊晉級駐村階段入選,成為全臺入圍數量最多的學校。

東華大學入圍的的「豐山大躍進」、「初來乍到」及「豐集銀合」,三組團隊分別以「高齡友善低鉀蔬菜」、「綠能電網智慧社區」和「銀合歡再生」為主題,透過實地考察和互動設計,提出具體的建議和實踐方案,進而帶動農村關注度及推廣社區亮點,獲得評委高度評價。

「豐山大躍進」隊伍鑑於農村高齡長者比例高,普遍受腎臟疾病困擾,結合豐山社區原有的綠色照護,引入水耕低鉀蔬菜種植,推廣農業科技提高生產效率,讓長輩們也能享受自己種植的功能性蔬食。

「初來乍到」利用初英山社區豐沛的水圳資源,開發微水力設備提供一項綠能供電選擇,加入智慧科技系統中節能、管理等功能,實現智慧綠能農村典範。

豐田地區因銀合歡大量繁殖造成困擾,「豐集銀合」隊伍將疏伐下的廢棄枝條進行可塑性試驗,製成木作玩具、筆桿等其他木工產品,並設計一系列的社區DIY體驗課程,帶著居民共同發想再製外來種銀合歡的方式,解決部分外來種去化問題。

進入暑期駐村階段後,學生團隊將計畫書提案方法實際付諸行動,計畫亦於一一二學年度第一學期開設VIP垂直整合專題課程,雲集校內跨領域學生人才,協助農村導入永續科技提升經濟活力,持續鼓勵學生投入農村社區,創造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