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情吃緊!「科技農業」派上用場 將這「關鍵技術」提高涵水量!達到儲水功能

圖/TVBS
圖/TVBS

目前全台各水庫等不到降雨,水情吃緊的狀態下,不少縣市現在採取限水情況,希望大家先節約用水,而水資源是分配在民生用水,工業用水與農業用水,過去農業灌溉需要用水,其實也不少農民現在採取和政府合作,推動科技農業,可有效減少人力之外,也有人翻土為了提高土壤涵水量,達到儲水以及抗旱功能,如何做到帶您來看!

圖/TVBS
圖/TVBS

資深記者蔣志偉:「過去的茶園是透過人力來耕作,現在隨著科技農業興起,這片占地一公頃的茶園,其實它現在可透過氣象監測站,以及智慧監控採茶機,可有效減少人力提高效率。」

沒看錯!茶園因為缺工與老化問題越來越嚴重,農民在茶業改良場輔導之下,導入乘坐式採茶機,推動代耕模式,主要是利用農機具,結合感測器,進行自動記錄匯集代耕作業,在透過數據判讀結合茶產業實務經驗,即時提供栽培者茶園管理建議,要逐步緩解茶園缺工,也要讓傳統茶葉代耕模式邁向智慧化。

製茶廠負責人/農民林和春:「藉由這個智慧管理系統,我們來掌握到植物生長是,比如說採摘的高度啊,以及你是怎麼採的,我們透由茶樹旺盛的葉子,去替它自己遮陰,那以防太陽直接曝曬到土壤,藉由這樣子方式減少水分的蒸散。」

儲水觀念早已持續在做,只是面對連日來,各大水庫水情吃緊狀態下,該如何因應。

圖/TVBS
圖/TVBS

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更重要的是它的水資源的調度,運用前幾年前瞻計畫,所謂智慧水管理的科技,把它精準化未來雖然我們還會種植稻穀,那未來雖然我們臺灣地區消耗,很多這種雜糧在農委會的科技農業推動之下,我相信農業用水,它反而在產量不變甚至更高之下,它的用水量會更顯得減少。」

農委會農田水利署副署長陳衍源:「整個科技農業以灌溉來講,就是我們盡量要提高,我們灌溉用水一個使用效率。」

資深記者蔣志偉:「農民為了提高土壤的涵水量,其實他們經常會在茶園裡做一件事情,您知道是什麼嗎,其實就像這樣子,經常做一個翻土的動作,這個翻土其實最主要目的,就是要水份能夠進入到深層土壤裡,進而達到儲水及抗旱的功能。」

圖/TVBS
圖/TVBS

行政院農委會茶業改良場副研究員/課長劉天麟:「如果我們都是依靠,需要水的時候做灌溉,那茶樹它就懶得去生長它的根了,那土壤因為你缺少了,平常的翻土那土層變得很硬,水不容易蓄積在土壤裡面,土層裡面的水就很少啦,那因此你遇到乾旱的時候,茶樹就很容易缺水就乾旱,就枯死狀況,所以為什麼說透過現在科技管理,可以讓,應該說可以讓我們茶樹延長它耐旱的時間。」

農委會科技處副處長陳瑞榮:「缺水的時候會影響到生長,但是作物它在生長的時候呢,可能某些時期它可能比較不需要水,某些時期可能要比較多的水。」

學者建議,水資源是分配在民生用水,農業用水與工業用水,因此不論怎麼分配,難免會引起社會爭議和公平性問題,因此有很多可以討論的空間,基本上應該是從一個社會均等的角度,來看待問題。

台灣水庫即時水情

更多 TVBS 報導
增雨有限又放水至烏山頭 曾文水庫蓄水率跌破11%
拚28日完工 中油團隊「鯉魚潭挖水井」遇兩挑戰
德基水庫將探底! 與阿公店水庫都「只能再撐15天」
水情告急他爽泡澡 網看「浴缸照」嚇傻:在熬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