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情告急、綠能不足,「靠海發電」可能是台灣半導體業產能危機的解方

文:莊閔傑(天容寶節能科技技術部經理)

2020年全球疫情爆發,台灣逆勢寫下佳績,半導體晶片全球爭搶,「護國神山」台積電更是產能塞爆,台積電與晶片業、科技廠也大舉加速在北中南蓋新廠,在一片看好之際,其實暗藏諸多危機。

去年台灣降雨量創下52年來新低,梅雨季很短,又沒颱風,相關單位去年即透過密切觀測,研判到今年5月降雨機率非常低,果不其然,今年1、2月雨水也偏少,預估乾旱將延續到2021年上半年,台灣面臨1964年以來最大乾旱,各水庫蓄水量持續下降,春耕也因此停灌休耕,眼看旱災、水災從異常變日常,極端氣候讓台灣陷入缺水的新常態,水情告急,農委會農田水利署更於3月7日商請鎮瀾宮舉辦祈雨儀式,祈求天降甘霖。

在全球爆發晶片大缺貨之際,國外買主原已憂心產能過度依賴台灣,全台水情拉警報之後,更使得全球晶片供應短缺問題惡化,台積電與聯電等晶圓代工廠雖然已經啟動水車載水備戰,但長期缺水將可能導致晶圓廠擴廠受限制。

除了用水危機,台積電在2020上半年發布一連串的再生能源規劃,先是簽署離岸風電購電協議,接著宣告2030年生產設施使用25%以上的再生能源,再加入RE100組織、目標在2050年底前100%使用再生能源等,但以當前的台灣再生能源發電量來說,根本無法滿足台積電用,面對此一問題,台積電也只能先擴廠再想辦法解決。

最近由環保團體所發起的「珍愛藻礁」公投連署引發了許多民眾關注,起因是桃園大潭觀塘工業園區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案,這個公投連署案,喚醒了台灣民眾對環境議題的重視,也由於這件公投案,使得經濟發展、能源與環保孰輕孰重等相關話題再次引發各界的論戰,更繼續延燒「2025非核家園」天然氣50%、燃煤30%、再生能源20%的分配比例是否合理、能否達標、電價是否提高的戰火,不論公投最終結果如何,國人健康與用電需求,台積電與科技業的電力危機目前依舊沒有解方。

面對未來的能源危機與能源需求,台灣必須加緊要發展更多不同的、更潔淨的再生能源發電技術。

海洋能量豐富,有助能源結構

再生能源除了太陽能與風力發電之外,還有海洋能、小水力、生質能、地熱能等等,其中國產小水力發電機組技術逐漸成熟,產業鏈也已漸漸形成,2020年起已有民間業者積極合作整合籌組「台灣小水力綠能產業聯盟」,並即將於3月份召開成立會員大會,然而,面臨水情問題,短期內恐無法發揮作用。

海洋能發電是零廢棄物、零排碳的發電方式,包含了波浪能、海流能、潮汐能、溫差能等不同能量形式,全球海洋能源蘊藏量預估超過750多億千瓦的商機,近年來英國、美國、加拿大、澳洲、瑞典、挪威及義大利等擁有地利之便的國家,皆已積極投入海洋能的研究與開發利用。

台灣四面環海,海岸線長達1448公里,開發潛能高達數十GW,具備了發展海洋能的先天優越條件,然而各界對於海洋能發電方式卻知之甚少,台灣發展海洋能技術至今已有一、二十年,然因國內海洋能技術成熟度遠不如風能和太陽能,產業鏈也尚未形成,因此提及再生能源或綠能,一般民眾只知太陽能與風力能,不知還有其他多種不同的技術,更遑論投入發展海洋能技術研發。

我國是典型的海洋國家,從東北角與澎湖地區的波浪能,到東部的溫差能與洋流能,從長期的能源結構效益來看,海洋能可以24小時進行供電,納入海洋能將有助其他能源的互補性,除了颱風來臨為了安全考量必須停止發電外,海洋能具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之能源特性。

政府著眼風能與太陽能,卻忽略了「靠海發電」的潛力

海洋能的諸多技術仍在摸索之中,需要業者長期投入經費研發,然而近年來政府對於海洋能的研發經費大幅縮減,政策方面更是明顯支持不足,經濟部2021年1月7日公告的「中華民國110年度再生能源電能躉購費率及其計算公式」即取消了原已逐年調低的海洋能躉購費率,使得海洋能業者繼續投入研發的意願大幅降低。目前民間業者只剩屈指可數的幾家國內業者願意投入,研究單位也只有幾所國立大學與工研院尚可獲得政府少部分經費支持得以繼續研發。

面對台積電與晶片業、科技業的產能危機、愈來愈多的台商回流、民眾的生命健康、各行各業經濟的發展,潔淨低汙染的用電需求「沒有最高,只有更高」,「淨零碳」更是全球的趨勢,政府應善用台灣海洋優勢,積極盤點台灣海域合適發展的海域,提供優惠政策,重新檢討並加速海洋能源的開發,培養相關人才,鼓勵台灣具有技術實力業者長期投入相關研發。

延伸閱讀
只想著「跳脫舒適圈」很蠢,你真正該做的是「擴大舒適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