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情穩定5成水庫滿庫!水利署:只有基隆較嚴峻

基隆新山水庫。   圖:取自水利署網站
基隆新山水庫。 圖:取自水利署網站

[新頭殼newtalk] 今年夏季降雨量偏少,連「雨都」基隆都鬧乾旱,而水利署今(19)日針對各地水情做檢討,表示除了15日基隆水情較嚴峻,其他主要水庫的蓄水率約5成以上至近滿庫,水情尚屬穩定,但今年確實降雨量只有歷史平均值的4成,水利會也提醒,各地都該提早準備,在旱象還沒發生前就展開行動預為因應。

水利會指出,目前基隆水情較為嚴峻,已於8月15日轉為水情提醒綠燈,水利署也召開2次下半年供水情勢檢討會議,強化各區域水源節水調度措施,全力維持水庫高蓄水率,並提早整備抗旱水井、伏流水、緊急海淡機組、淨水處理設備等設施,在旱象還沒發生前,即展開行動預為因應。

水利署指出,今年上半年全台主要水庫集水區降雨量與歷史平均相當,但因夏季迄今尚無颱風帶來較豐沛的降雨,且自7月起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影響,各地區降雨明顯有偏少情況,僅約歷史平均值的4成,各單位都應預為整備各項措施,在旱象可能發生前做好防旱準備,避免影響民生、產業及農業用水。

且為全力維持水庫高蓄水率,水利署已透過強化區域調度,優先利用川流、埤塘、伏流水及地下水,加強農業灌溉管理及提升水源聯合調度運用,目前包括新竹寶山-寶二(100%)、苗栗永和山(98%)、台中鯉魚潭(98%)、雲林湖山(100%)、嘉義蘭潭-仁義潭(98%)、台南南化(100%)等水庫,均維持水庫接近滿庫狀態,可確保各標的供水至今年底。

此外,全台已完成417口地下水井併入自來水系統,約可供應每日87萬噸水量,包括桃園、新竹、苗栗、臺中、高雄等地的抗旱水井,均已完成整備工作,如河川流量銳減時,即刻啟動補足水源;至於後龍溪、大安溪、烏溪、濁水溪、高屏溪等地的伏流水設施,亦已完成整備,隨時可因應各地區川流水不足的情況。

考量全球氣候變遷影響及未來降雨可能不確定性,水利署也於7月中旬完成盤整27台大型淨水設備及15台小型淨水設備,隨時可支援因應局部地區水源不足可能狀況,並將持續守視全台各水庫集水區天氣條件,加強地面、高空、無人機等人工增雨作業。

依據中央氣象局預測未來一季降雨,8月降雨偏少、9月正常及10月正常偏多,後續水利署將持續日日監看水情變化及檢討節水調度措施,每日三查降雨預報,提升調控水庫放水及應變之機動性,也會落實各項防旱作業,審慎面對全球氣候極端化趨勢,全力預防旱災發生。

更多新頭殼報導
紅毛猩猩寶寶「秀彩」滿2個月!抱娃、喝奶模樣超萌
首例BA.4家庭群聚最新定序出爐!羅一鈞:個案小孩也是BA.4
為石斑魚隔空交火!陳吉仲回應消基會:應用同樣的標準檢視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