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變黑、軟爛,切掉還能吃或榨汁?專家解答安心吃2原則

最近有手搖飲加盟主指控,總部提供爛掉的水果,要求他榨成果汁販售,引發熱議。究竟水果爛掉處切除後還能吃嗎?用來榨汁、煮成果醬的話,安全嗎?

看到水果局部變黑、軟爛,你會怕浪費,而把爛掉部位削掉再吃嗎?不過隨著健康意識提高,也有許多人認為,水果有一點點爛掉,代表其他部分也可能滋生細菌、微生物,應該整個丟掉,究竟哪個想法正確呢?

有食品科學背景的好食課營養師林世航指出,遇到這種水果,要看爛掉的原因與狀況才能判定要不要整顆丟掉,可區分為以下3類情況:

1.水果碰傷、壓傷、劃傷,切掉傷處其他仍可食

水果在運輸過程中,難免會壓傷或被劃傷,甚至被昆蟲咬傷,受傷的部位容易黑化、軟化與加速腐爛。這類傷害雖然看起來不美觀,但輕微狀況下不影響食安,只要去除水果受傷處,在短時間內吃完,不會影響健康。

不過,如果沒有盡快吃完,受傷處會擴大、變黑,不但影響整體口感,也可能增加微生物污染問題,因此林世航建議,如果水果受傷嚴重,甚至過度黑化、或已經開始有腐爛味時,就不建議食用。

此外,傷口處也較容易滋生微生物並加速腐化,因此,若有明顯霉斑時,就一定要整個丟棄。

2.水果凍傷,外觀、口感變差,仍可榨汁、熬果醬

為了延長保存時間,消費者也常將水果放進冰箱冷藏,但有時候溫度太低或冷藏時間太久,水果變黑或變得軟爛,例如香蕉會整條發黑、變軟,還能吃嗎?

農業部農業主題館撰文解釋,水果本身的抗氧化效力會隨著溫度降低而減弱,讓水果細胞產生的自由基開始累積、並損害細胞,使得水果出現凍傷現象。這種凍傷問題雖然會影響口感和外觀,但不會影響食品安全,仍可放心食用,而這類凍傷水果用來榨成果汁、熬煮果醬,也沒有問題。

3.若有明顯霉斑侵蝕到果肉,請整顆丟掉

微生物滋生的問題就比較複雜了。專長食品微生物學的東吳大學微生物學系教授黃顯宗指出,柑橘類的表皮會長黴,但若只存在果皮上,只要去除果皮後裡面的果肉還新鮮,把皮剝掉還是可以吃;草莓發霉的同時也會腐爛,應該丟棄;比較麻煩的是蘋果,因為蘋果從內部開始發霉,芯會變成棕黑色,極可能已產生真菌毒素,可能造成肝臟、腎臟發炎及免疫力降低。自保方式是把蘋果削皮切開,確認蘋果芯沒有變色。

有一類是植物疾病造成的微生物滋生,也不一定會造成食安危險。林世航舉例,當芒果感染炭疽病時會產生黑色病斑,初期感染的小斑塊並不影響食用,但如果病斑擴大且深入到果肉時,就會影響口感,並且提高其他微生物污染問題。

還有一種狀況,是水果出現「酒味」、觸感軟爛。林世航指出,這是因為水果皮上有許多共生微生物,包括醋酸菌、乳酸菌,或是酵母菌,水果放久了這些微生物產生醋酸與乳酸,再加上水果過熟產生乙酸、乙酯,就會產生特殊的發酵味,形成水果爛掉的感覺。

這樣的水果雖然口感和風味都會變差,不過這些共生菌種不屬於食品危害菌,單就「共生微生物」滋生而言,不會產生健康危害,但儘管如此,環境中有許多落菌和黴菌,當水果正在過熟腐壞時,這些落菌、黴菌也可能早已滋長,所以,林世航仍建議丟棄,別吃了!

面對發霉爛水果,或許有人會抱持僥倖心態,認為「煮過就沒事了吧!」毒理學專家、中原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招名威搖頭說,千萬不要,因為有些毒素至少需要130度、甚至160度的高溫才能消滅。

因此,爛水果還能不能吃、可否用來加工,不易制定一定標準,大原則是:

1. 稍微過熟、輕微壓傷、劃傷或凍傷都還是可以食用。

2. 若水果是嚴重受損,嚴重過熟,甚至外表有明顯霉斑就要丟棄,因為即便切除發霉處,菌絲早已深入果肉中而污染水果。

不過,在餐飲供應上,業者應以更高標準來看待食材與食安問題,並且做好品管,不能存在僥倖心理,以免出現食安問題。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也指出,若將腐敗變質食材流入食品供應鏈,可依《食安法》第15條第1項規定,裁處6萬元到2億元的罰鍰。

延伸閱讀:

24節氣飲食養生大全:中醫推薦食材食譜、節氣禁忌

「有機=農藥零檢出?」解答你對有機的6大迷思

這些水果加熱吃!冬天暖暖過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